《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作者: 天道居士 来源: bt365体育网址 时间: 2014-10-18 阅读: 次
作者:天道居士
前言
《金刚经》根据版本不同,有多种名字,如《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一般简称为《金刚经》。译本众多,最早是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译出,以后又陆续出现了五种译本。以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最为流行。此《金刚经讲义》便是末学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进行注解。
《金刚经》的宗旨: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超越生死,破除一切烦恼执着,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因为一切错误都是来自我执,有我执就会有分别,排斥,对立。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产生了,这是修行的障碍,所以四相是我们需要看破通达的下手处。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一念凡心顿除,即见佛性。
《六祖坛经》云:“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这位客人诵的就是《金刚经》。所以此经是六祖慧能大师悟道的经典。不仅如此,至六祖惠能大师以后,禅宗皆是以《金刚经》为印心的宝典。
同样,《金刚经》也是末学指路之明灯,末学在年轻时因想了解佛教思想,在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金刚经》。回到家翻开书看,便爱不释手,仔细研读,契入经中境界,深感不可思议。从此踏上学佛道路,开始深入经藏,生发菩提心。立志弘法利生。机缘成熟,应同修们邀请,写此《金刚经讲义》。此讲义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佛所讲之理和大家一起分享。但因为末学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诚请各位大德、善知识批评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衷心祝愿同修们在菩提路上法喜充满,福慧双收,自在解脱 。
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是说我阿难就是听佛这么说的。当年释迦牟尼佛将入涅盘的时侯,阿难请示世尊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世尊入灭后结集经典时怎么开头?世尊答复说:以“如是我闻”为开始。在印度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的经典,各个教派都有自己经典的开头语。佛教也不例外,为了区别于外道,佛就用“如是我闻”来作为佛教的开头语。大家以后翻开经典,看到“如是我闻”,就知道这是佛经。
“一时”就是泛指了,不是指特定的时间。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园子很著名,是佛讲法的重要场所。是祈陀太子布施了树林,孤独长老布施黄金,两个人合力买下了这个道场,然后请佛陀和佛的常随众在此修行讲法。
“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众”,这些大比丘都是佛的常随众,常伴随佛的左右听经闻法。“比丘”就是指的剃度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如果是女子呢,就称为比丘尼了。比丘有两个意思:一、乞士, 说到这个乞就是把自己的地位放到了最低,世间人什么是最低的呢?就是乞丐了,所以贡高我慢的人学不了佛法。比如让你拿个碗去要饭你能拉下那张脸吗?不要说去要饭,就是去求求人,都不好意思啊!比丘就能上乞诸佛之法,下乞众生之食以活命。现在南传还保留着托钵乞食的良好习惯,但是大陆早就废除了,这也和社会环境有关系。二、比丘就是怖魔,也就是说出家能令身心渐渐进入光明大道,可令天魔惊怖。因为一个人成佛,世间就少了一个他们的玩伴啊!
“尔时”就是那个时候.佛法从来不指特定的时间,哪年哪月,没有那么具体。因为佛法是出世间之法,超越时空之法。不仅仅是咱这个娑婆世界人要学习,其他各法界都要依此而修行,所以直接用尔时,省的看经的人执著在时间上,反而舍本求末了。
“世尊”就是佛,佛总共有十个名号,世尊就是世界最尊贵的圣者,因为佛是福慧圆满,德行最好,是人天楷模。佛的十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佛和每一个普通的比丘,没有什么两样,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手里拿着化缘的钵,到舍卫大城去乞食。在人们想象中佛最起码也的是脚踏祥云,口吐莲花。而经中描述的佛的形象和凡夫没有什么区别,这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于佛的固有形象,和人们想象中的脚踏祥云、口吐莲花大相径庭。其实这也正是在这不平凡的细节里,体现了平民化的佛,更加接近普通百姓生活的佛。
“一时”就是泛指了,不是指特定的时间。 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园子很著名,是佛讲法的重要场所。是祈陀太子布施了树林,孤独长老布施黄金,两个人合力买下了这个道场,然后请佛陀和佛的常随众在此修行讲法。
“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众”,这些大比丘都是佛的常随众,常伴随佛的左右听经闻法。“比丘”就是指的剃度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如果是女子呢,就称为比丘尼了。比丘有两个意思:一、乞士, 说到这个乞就是把自己的地位放到了最低,世间人什么是最低的呢?就是乞丐了,所以贡高我慢的人学不了佛法。比如让你拿个碗去要饭你能拉下那张脸吗?不要说去要饭,就是去求求人,都不好意思啊!比丘就能上乞诸佛之法,下乞众生之食以活命。现在南传还保留着托钵乞食的良好习惯,但是大陆早就废除了,这也和社会环境有关系。二、比丘就是怖魔,也就是说出家能令身心渐渐进入光明大道,可令天魔惊怖。因为一个人成佛,世间就少了一个他们的玩伴啊!
“尔时”就是那个时候.佛法从来不指特定的时间,哪年哪月,没有那么具体。因为佛法是出世间之法,超越时空之法。不仅仅是咱这个娑婆世界人要学习,其他各法界都要依此而修行,所以直接用尔时,省的看经的人执著在时间上,反而舍本求末了。
“世尊”就是佛,佛总共有十个名号,世尊就是世界最尊贵的圣者,因为佛是福慧圆满,德行最好,是人天楷模。佛的十号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佛和每一个普通的比丘,没有什么两样,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手里拿着化缘的钵,到舍卫大城去乞食。在人们想象中佛最起码也的是脚踏祥云,口吐莲花。而经中描述的佛的形象和凡夫没有什么区别,这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于佛的固有形象,和人们想象中的脚踏祥云、口吐莲花大相径庭。其实这也正是在这不平凡的细节里,体现了平民化的佛,更加接近普通百姓生活的佛。
佛来到世间不是第一次了,他来世间就是为了度化这个世间的有缘众生。所以佛从来不脱离老百姓,佛更是深入到每个普通百姓的家中令他们听闻佛法,增加培养善根福报的机缘,而托钵乞食就是最好的深入人民群众的好方法。
佛和他的僧团乞食,也是有规矩的,即经文中所说的:“次第乞已”。就是挨门挨户乞食,不可以越过一家,要按着顺序来。不可嫌贫爱富,不能谁家伙食好,供养丰盛,我就专去他家;哪家吃的不好,或者脸色不好看,我就不去了。平等施与众生福田。乞食无论满钵,还是空钵.食物好坏,都要以平等心来看待,没有分别。
佛和他的僧团乞食,也是有规矩的,即经文中所说的:“次第乞已”。就是挨门挨户乞食,不可以越过一家,要按着顺序来。不可嫌贫爱富,不能谁家伙食好,供养丰盛,我就专去他家;哪家吃的不好,或者脸色不好看,我就不去了。平等施与众生福田。乞食无论满钵,还是空钵.食物好坏,都要以平等心来看待,没有分别。
佛和他的僧团这样的修行方法就把自己放到了最低处。佛的僧团里不乏婆罗门的贵族种姓跟随佛出家,他们也一律过着这样“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在僧团里人人平等,化缘对待众生也是一律平等。不是像现在有些人分别对待,你有钱就和佛有缘,没有钱,佛门想进也进不来了。在乞食中还有个规定不可以超过七家,如果超过七家还是空钵,那就只能空钵而回来了。
乞完食了,佛回到祈陀园中。吃完饭,收拾好自己的衣钵,又洗洗脚,然后就开始打坐。这段经文,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佛法的大道理,佛的这些行为正是讲了佛法在世间的妙用。怎么修行,佛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就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修,工作、生活、待人接物……每一个举手投足里都是佛的智慧在绽放光芒。
《地藏经》说“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布施他人,要微笑,不可以高傲的样子去布施。“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佛以世间最尊贵的身份告诉我们,心要如地,滋养万物,包容万物,任众生去踩踏,无怨无悔。我们每天口谈般若,般若在哪里?这回大家该明白了吧,般若就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
乞完食了,佛回到祈陀园中。吃完饭,收拾好自己的衣钵,又洗洗脚,然后就开始打坐。这段经文,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佛法的大道理,佛的这些行为正是讲了佛法在世间的妙用。怎么修行,佛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就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修,工作、生活、待人接物……每一个举手投足里都是佛的智慧在绽放光芒。
《地藏经》说“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布施他人,要微笑,不可以高傲的样子去布施。“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佛以世间最尊贵的身份告诉我们,心要如地,滋养万物,包容万物,任众生去踩踏,无怨无悔。我们每天口谈般若,般若在哪里?这回大家该明白了吧,般若就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说法也讲时节因缘。必须等待众生根基成熟,才可以来讲说与其根基相对应的法。
“时长老须菩提”。这个“时”,就是佛在定中观众生根基成熟,可以讲金刚经了。但是佛没有讲,他在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要有人请法。佛讲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有人请而说,再有就是无人问而自说。比如《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佛无问自说。大部分的经典都是有该部经典的当机众请佛说法。主要目的是为了令听众能升起对法的恭敬,升起难遭难遇的稀有想。《金刚经》的当机众是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对于甚深微妙之法早有体悟。佛在世的时候也曾让须菩提来代佛讲《般若经》,足见佛对须菩提的重视。
正是佛讲法,欲说未说之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站起来。佛门的“长老”是指戒腊长,德高望众而且修行境界很高的比丘。长老不是自己定的,那是大家公认的。须菩提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是舍卫国鸠罗长子的儿子,在佛的十大弟子里公认为解空第一。据说他在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他的爸爸就请了个阴阳师来看,结果阴阳师说:恭喜贺喜你家生了“解空第一” 的圣人,就因为这个孩子的原因你家的宝藏都消失了,就为他取名“空生”或“善吉” 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所以有人称他为“空生”也有人喊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须菩提一出生就显示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须菩提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乘愿再来,帮助释迦佛教化众生。
须菩提长大后随佛修行,对于空的体悟更加深刻。一次有人问他:“你是谁?”虚菩提回答:“我是世间人立了个假名叫须菩提的人。”
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也只有须菩提能彻底的明白如来真心,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所以在此金刚经法会上由须菩提来代表与会大众,向佛请法。
“长老虚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段经文写的是须菩提向佛请法时的礼仪。一切法从恭敬中修,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就连世间学问都学不到,更何况尊贵的佛法。须菩提虽然证悟了空性,但是并没有因理而废事,用最高的礼节向佛请法,这才是真正的悟到了空性。《六祖坛经》有个僧人法达,参访慧能大师,因为给六祖顶礼时头不至地,慧能大师即做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法达头不至地,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个小小的“我”不能去除。所以有“我”则罪在。须菩提请法时则完全消除了自我,恭敬虔诚,表达了对法的尊重,也是和佛所要开讲的空性之理相应的。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明着看是在讲请法的礼仪,其实深有密意。“右膝着地”右膝表示须菩提所请之问。“地”表示真如实际。右膝着地的当下,就是表达了须菩提即将所请之法,于真如理体相应。“合掌恭敬”就是合二为一,表示佛所讲之法是不落两边的不二法门。佛门里合掌,称为双手合十,意思就是十法界归于一心。一心也不离十法界。《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世。能画诸世间。”外在的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生活中的境遇,都是自己心所造就。自己是人也好是鬼也罢,完全是自己给自己化了张脸谱。然后执着地认为这个脸谱就是自己了,不知佛魔也仅仅是一念迷悟之不同。
“时长老须菩提”。这个“时”,就是佛在定中观众生根基成熟,可以讲金刚经了。但是佛没有讲,他在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要有人请法。佛讲法有两种形式,一是有人请而说,再有就是无人问而自说。比如《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佛无问自说。大部分的经典都是有该部经典的当机众请佛说法。主要目的是为了令听众能升起对法的恭敬,升起难遭难遇的稀有想。《金刚经》的当机众是须菩提,号称解空第一,对于甚深微妙之法早有体悟。佛在世的时候也曾让须菩提来代佛讲《般若经》,足见佛对须菩提的重视。
正是佛讲法,欲说未说之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站起来。佛门的“长老”是指戒腊长,德高望众而且修行境界很高的比丘。长老不是自己定的,那是大家公认的。须菩提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是舍卫国鸠罗长子的儿子,在佛的十大弟子里公认为解空第一。据说他在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他的爸爸就请了个阴阳师来看,结果阴阳师说:恭喜贺喜你家生了“解空第一” 的圣人,就因为这个孩子的原因你家的宝藏都消失了,就为他取名“空生”或“善吉” 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所以有人称他为“空生”也有人喊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又恢复原状。须菩提一出生就显示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须菩提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乘愿再来,帮助释迦佛教化众生。
须菩提长大后随佛修行,对于空的体悟更加深刻。一次有人问他:“你是谁?”虚菩提回答:“我是世间人立了个假名叫须菩提的人。”
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也只有须菩提能彻底的明白如来真心,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所以在此金刚经法会上由须菩提来代表与会大众,向佛请法。
“长老虚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段经文写的是须菩提向佛请法时的礼仪。一切法从恭敬中修,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就连世间学问都学不到,更何况尊贵的佛法。须菩提虽然证悟了空性,但是并没有因理而废事,用最高的礼节向佛请法,这才是真正的悟到了空性。《六祖坛经》有个僧人法达,参访慧能大师,因为给六祖顶礼时头不至地,慧能大师即做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法达头不至地,就是因为心里还有个小小的“我”不能去除。所以有“我”则罪在。须菩提请法时则完全消除了自我,恭敬虔诚,表达了对法的尊重,也是和佛所要开讲的空性之理相应的。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明着看是在讲请法的礼仪,其实深有密意。“右膝着地”右膝表示须菩提所请之问。“地”表示真如实际。右膝着地的当下,就是表达了须菩提即将所请之法,于真如理体相应。“合掌恭敬”就是合二为一,表示佛所讲之法是不落两边的不二法门。佛门里合掌,称为双手合十,意思就是十法界归于一心。一心也不离十法界。《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世。能画诸世间。”外在的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生活中的境遇,都是自己心所造就。自己是人也好是鬼也罢,完全是自己给自己化了张脸谱。然后执着地认为这个脸谱就是自己了,不知佛魔也仅仅是一念迷悟之不同。
在本经开头,佛就用托钵,吃饭,穿衣,洗足,表达了般若智慧无处不在。而须菩提呢,虽然也是随众每天做这样的事情,但他并没有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佛法内涵,现今有所悟入,回想起佛以前的行持,每时每刻都是在讲法表法,所以由衷赞叹“稀有世尊”。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如来的护念是用佛法来教化众生,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说不同的法护念了种种不同根基的众生,直到现在三藏十二部经,依旧护念着我们末法时代的修行人。今天我们能在一起讲经、听经、学佛法,全要感恩如来的善护念,每句经文都是如来对我们善付嘱。学佛人当不辜负佛恩,努力荷担如来家业,方不负如来的嘱托。
现在须菩提开始请法了,他问佛:“发心修行无上正等正觉的善男子,善女人。应如何住,如何降服其心。”这就是问如何安住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平时不是想东就是想西,没有一刻的歇息,即便是睡着了都不老实,还的要做个梦。这是众生的常态,修行在心地下手,也是为了能降服此心。
佛言:善哉!善哉!这是佛对于须菩提的善问,表示赞叹。如来的确如你所说,善于运用种种法门,调御不同根性的众生,我现在就告诉你们如何降服自心。佛连着用了两个如是来回答。“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这里佛告诉与会大众,让心“住”在这个“如是”里。“如是”两个字代表了十方法界真实的体相。“如”表一切万物的本体。“是”表由本体而显现的一切的万法。“如是”合在一起就是宇宙的真理。如果明白了这个“如是”,就打破了自他的隔阂,世间的一切都融为一体,哪里还有妄心真心。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都是依本体随缘幻现的假相。正是因为众生愚痴,作茧自缚,所以佛才来到这个世间,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悟到我们本来具有各个不缺的那个“如”。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是部大乘般若经典。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应如何发心,在这品“大乘正宗分”里,佛说的很清楚。佛对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发广大菩提心的菩萨要想降服妄心,就需要修菩萨行。“菩萨”就是觉有情,是菩提萨埵的略称。有时候我们佛友见面也会说:“菩萨可好”,这个菩萨就成了客套话,类似佛子见面彼此说声阿弥陀佛,大概是你好的意思了。菩萨分为初发心的凡夫菩萨和已经登五十二阶位的圣贤菩萨。无论什么样的菩萨,在发心度化一切众生这个大愿上是一致的。不觉有情,就不名菩萨了。小乘大乘的区别,就在于发心不同,前者更关注自身的解脱。大乘在修行自己的同时,不仅仅是自己觉悟,还需要有觉悟一切众生的大愿。
在《佛藏经》里说“菩萨为因,佛为果。”发菩提心是三世诸佛成就的根本。修行佛法,要想真正的有所成就,就需要发心护念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这个所有一切众生,不仅仅是指的人类,如果单独的指人类,那佛法还是有限的,不圆满的。这一品经文里佛把一切众生分类为“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这所有的一切众生,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都和我们有关系,或做过父母、子女、或做过兄弟、姊妹,乃至亲朋好友,他们不曾听闻佛法,迷于六道之中,受苦无量,等着我们去救拔。所以我们不该分怨亲、你我、远近,要平等善待,没有大小、亲疏的差别,这也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应具备的广大平等心。如果没有一个平等心,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就难免以分别心对待。《信心铭》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比如有人专门度化有钱人,也喜欢和权贵结交,还振振有词:“你和弱势群体在一起,你就是弱势群体。”为自己和权贵打成一片的心找理由,这完全失去了佛法的广大平等心。
现在简单介绍下十二类生,胎生:如人猪马牛羊等。卵生:各种飞禽,蛇等。湿生:从湿润阴暗之地所生,比如蚊子,蛆虫等等;化生: 诸天,地狱,恶鬼,中阴身;有色无色:以有没有物质形体来区分;有色,包括六道众生,色界四禅天;无色,既没有男女欲望,也没有物质形体,无色界四空天。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根据情识有无来分类。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分别配置于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有顶四处。
这些众生都是发大心的菩萨们去度化,拔苦予乐的对象。佛在经中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涅槃总共有四种,一、自性涅槃,指我们本来清净不染的佛性。二、有余涅槃,指的是小乘圣人,虽然已经断除轮回,但是这个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仍然存在。三、无余涅槃,比有余涅槃更进一步,酬报过去世业因的身心都已灭亡。不再有自他、物我、身心等质碍。四、无住涅槃,为度脱一切众生,既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的一种涅盘,这是大乘所证的最高的佛果,体本如一的境界。
菩萨发心是要把所有的众生“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就是让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使所有的众生自在快乐,彻底解脱。然而“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实际上讲了“万法皆空”。妄心是虚幻不实的有,众生也是虚幻有,本来不生不灭,不存在降伏,也不存在灭度,没有任何众生得以灭度。佛来世间也是做梦中佛事,水月道场。有我执存在就会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修行贵在无我。菩萨度化众生就要不住于这四相,有个能度化的我,就一定对应着能度化的众生,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种种分别执着。有了人我的分别那就变成了世间法,即会生起颠倒之心,和凡夫无二。其实这四相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我执在作怪,去除我执,由我执而展开的四相也就不存在了。所以经文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必须不住四相,才可以真正的称为菩萨,才可以是大度无度。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一品佛教给我们如何布施。记得达摩祖师来参访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一生建寺供僧功德大否?达摩祖师却说:无功德。梁武帝认为这个达摩虽然是西域来的僧人,但是没有什么修行。达摩祖师看语不契,就辞了梁武帝。到少林寺面壁去了。从世俗人眼里,梁武帝的确功德很大,咱们一般学佛人看到别人布施钱财物品,都会赞叹一句:“功德无量。”那么到底什么是功德呢?六祖慧能大师告诉我们:“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者,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昭明太子把本品标题命名为“妙行无住分”,妙和不妙就区别在是否住相上。所以佛在经文里直接告诉大家:“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与相”。这就是说布施要三轮体空,没有所布施的物品,没有能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对象。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心不滞在任何的相状之上。不住色:世界的基本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有。包括我们的身体也不例外。我们所布施的物品,还有接受布施的对象,都是色法。我们布施的时候,心不要住在这些相之上。比如去哪里捐了点钱,印了几本经书,就到处去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认为自己功德很大,其实是混淆了功德和福德的区别。梁武帝住相布施,福德很大。但是福德大不是出三界断轮回的正因,最多往生天界去享福,福享尽了,依旧会堕落下来继续轮回。所以当梁武帝问达摩祖师他建寺供僧,功德大不大时,达摩祖师毫不客气直接告之“无功德。” 梁武帝有此一问,就说明他还不明白,什么是功德,以至于自己在行一切善的时候,心着在功德相上。如果住相的话,功德全无。所以修行人修行善法,当空掉所有的法相,一切都放下,身体也放下,才会和功德有所相应,不然统统沦为世间善法,不了生死轮回。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声音,香气,味道,触(觉受),法尘属于意识思想范畴。 这些种种的相状。比如说声音,人们在山谷里大喊一声,很快有回音传过来,可是声音却看不见,摸不着,声音过去了,山谷一片寂静。声音从哪来?又去了哪里了呢?曾经有过一个叫声音的来过吗?这种似有若无的境界中,若把心住在声音上,并且与此声音再分个高低美丑,即是着了声音魔。声音是空,来无影去无踪,但是却可以惑乱人的心识。比如有的人在打坐念佛的时候,耳边或许会听到天上有人讲法,或者传来其他什么声音,或者也听到有人在跟着自己念佛。如果不明白不住声的道理,就会执着在这些幻声之上。香气也是一样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人会闻到些檀香味,或者臭味,或者在打坐的时候有了点轻安的觉受,如果不明白不能住相,那就会一个不留神,被这些现象所转。真修行人,即便有了很好的感应,也是一觉即空,不可认为自己得了什么高深的境界,才不致于被魔有机可乘,修行之路也会走的更加安稳。所以学佛修行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声音,香气,味道,触(觉受),法尘属于意识思想范畴。 这些种种的相状。比如说声音,人们在山谷里大喊一声,很快有回音传过来,可是声音却看不见,摸不着,声音过去了,山谷一片寂静。声音从哪来?又去了哪里了呢?曾经有过一个叫声音的来过吗?这种似有若无的境界中,若把心住在声音上,并且与此声音再分个高低美丑,即是着了声音魔。声音是空,来无影去无踪,但是却可以惑乱人的心识。比如有的人在打坐念佛的时候,耳边或许会听到天上有人讲法,或者传来其他什么声音,或者也听到有人在跟着自己念佛。如果不明白不住声的道理,就会执着在这些幻声之上。香气也是一样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人会闻到些檀香味,或者臭味,或者在打坐的时候有了点轻安的觉受,如果不明白不能住相,那就会一个不留神,被这些现象所转。真修行人,即便有了很好的感应,也是一觉即空,不可认为自己得了什么高深的境界,才不致于被魔有机可乘,修行之路也会走的更加安稳。所以学佛修行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讲完了不住相布施的道理,佛继续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否?”这句经文意思就是说:“从这里朝向东方走去,你想想,能走到东方的尽头吗?”须菩提回答说:“这是不可以测量的。”佛接着又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加上东方,正好就是东西南北四方。四维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虚空之大,不是我们用意识心所能知道的。佛在经文里说四维上下虚空。就是说我们的真心遍及一切处,广大无碍,完全超越了时间,空间,法相的限制,并且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你用意识心去想这个真心如何广大,是错用了方法,不可能于真心相契合。须菩提也深知空性之理,所以回答“否也,世尊。”修行如何修?就是要时时刻刻让这个灵明不昧的真心显现,做主,用不生不灭的心为因地心来修行,将来必得不生不灭的佛果。
佛肯定地告诉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无住相布施就是我们真心的体用,无住相是体,布施是用,无住相表空,修行佛法,不可以落于空中而无所妙用。布施就是依体起用而行一切善法,此之所行不拖泥带水,如雁过长空,却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真正的无住相布施,完全契合我们的真心。菩萨就应该这样去修行,也只有这样去修行才是明白了无住相布施的真实义理。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经典记载,佛身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行好。佛在世弘扬佛法的时候,就显示了这么庄严的相貌,是佛多生多劫修来的。阿难出家也是因为仰慕佛的这种相好庄严,认为这么庄严的相貌一定不是欲爱所生,于是剃度出家,希望自己能修的如佛一样。阿难那个时候,是以佛的身相来见如来,还不知道该如何真正的见佛。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佛在经中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那为什么庙里大殿上都供着佛,人们去跪拜一个塑像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树立一个佛相,是为了启发我们内在的觉性。当我们面对庄严的佛像,虔诚跪拜的时候,内在的智慧就觉醒了,这样拜佛的目的就达到了。道在最低处,高昂着头的人,是不可能体会“道”的本质。拜佛并非拜外在的佛,其实完全是自己拜自己。自己能够认清自己,不再被一切自他相状所迷惑就是见到了真佛,也就是随时在拜佛。众生愚迷,眼睛向外去执取,不见自心本来是佛,却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佛是不可以身相来见的。
佛有法报化三身。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是佛的应化身,是有形有相的,报身也是有形有相,只有法身无形无相,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的确存在。不生不灭,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来面目。禅宗讲见性,就是见到这个性体,虽然见到了,也是见无所见。正如《楞严经》所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如果你听谁说开悟了,见到个什么,那他不是忽悠,就是自己错认了境界。法身是一切现象界的本体,十方诸佛同一法身,法报化三身,凡夫俗子也不缺,只是因为贪嗔痴隐而不现。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这个无形无相的法身,受“着相”习气的牵引,就错把现四大假合之化身佛当成了真佛。其实佛来这个世间,也得遵循此世间的法则,那就是他肉身一样要经历成住坏空,示现生老病死的过程。众生执迷,偏偏认这个肉身为佛,不知道这个肉身就是佛度化众生的工具,随着众生的业力显现这样一个相。佛如果感觉老虎狮子佛缘成熟了,也会显现个虎王狮王之身去度化他们。如果住相之人也把狮子老虎当成真佛了,就偏离了佛所讲的正法。须菩提很明白这个道理,郑重的回答佛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有法报化三身。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是佛的应化身,是有形有相的,报身也是有形有相,只有法身无形无相,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的确存在。不生不灭,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来面目。禅宗讲见性,就是见到这个性体,虽然见到了,也是见无所见。正如《楞严经》所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如果你听谁说开悟了,见到个什么,那他不是忽悠,就是自己错认了境界。法身是一切现象界的本体,十方诸佛同一法身,法报化三身,凡夫俗子也不缺,只是因为贪嗔痴隐而不现。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这个无形无相的法身,受“着相”习气的牵引,就错把现四大假合之化身佛当成了真佛。其实佛来这个世间,也得遵循此世间的法则,那就是他肉身一样要经历成住坏空,示现生老病死的过程。众生执迷,偏偏认这个肉身为佛,不知道这个肉身就是佛度化众生的工具,随着众生的业力显现这样一个相。佛如果感觉老虎狮子佛缘成熟了,也会显现个虎王狮王之身去度化他们。如果住相之人也把狮子老虎当成真佛了,就偏离了佛所讲的正法。须菩提很明白这个道理,郑重的回答佛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为了彻底破除大家对相的执着,斩钉截铁的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就更深入一步了,开始是破除大家对佛身相的执着,现在不仅佛身相你不要执着,就连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思想里想到的一切相,皆是虚妄。虚妄是什么概念,就是假的不真实的。佛在《楞严经》里打比喻:“天空本来什么都没有,有个人眯着眼睛在那里看。时间久了,眼睛也累了,看来看去看花眼了,出现了五色圆影。”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病眼所见啊!所以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眼睛不要住在相上,人世间的一切相都不住,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搞明白了,在本体看世间一切的相,都是如幻如化,无一法可以取,也无一法可以舍。就归家稳坐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无论哪个宗教,都要求其信徒真相信,而信又有正信和邪信之分。对于修行人来说,修行深入的过程也是信心不断深入的过程。其他宗教不谈,就佛教信仰来讲,信就有正信和迷信两种状态。正信佛教者,能够深入经藏,亲近善知识,恭敬三宝,如法修学,自身烦恼习气日渐减少,越来越喜悦自在;邪信者,虽然每天供佛,拜佛,到处跑道场,积极参加佛事活动,但是所求都是世间利益,人间福报。因为他们不知道自身是佛,整日对外驰求,如果所求不能满愿,渐渐就对佛失去信心。这样的邪信者还不在少数,即便是正信者,也有程度深浅不同。
在本品经文里,就讲了正信、实信、净信。正信可以理解为知见正确。 实信就是对于佛所讲的法,深信不疑。比如我们读《金刚经》,就要对佛所讲的“无住相”的道理丝毫不怀疑。这个不怀疑很重要。如果有了怀疑心,修行起来就会感觉总是差点劲,虽然很用功,但是得不到什么真实利益。因为怀疑就好比是个绝缘体,这让我们始终不能和佛心相契合,法水不能相接。尤其是修行净土的同修,“信、愿、行”具足才可以成就。没有信,就算你整天不休息的念佛,和阿弥陀佛也不可能感应道交,因为没有信,你的愿、行就无从谈起。佛是“正遍知”,是彻悟了人生宇宙实相的圣人,因此他的话我们不要怀疑。最难的就是净信了,这个是需要实证的境界。前面的正信、实信都是为了步步深入到净信的境界,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个净是清净无染,灵明空昧的。心清净到了极致,所有一切的尘相已经不能染污。这是到了真正的无住相的境界。
须菩提问佛:“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这句经文就是说佛所讲的不住相之理,众生能绝对相信不怀疑吗?须菩提这一问也有道理,因为初信佛之人,信不真,也正常。这属于合理的怀疑,但随着修行的深入,会突然感觉,怎么佛所说的道理,没有一句是假的啊,字字皆是金玉之言。
佛回答须菩提所问:在如来灭度以后,后五百年(《大集经》说,共有五个五百年,此五百年就是指的最后一个五百年,也有说是佛灭度以后最初五百年。就不做深入的研究了),“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样的人,他一定是持戒修福之人。这样的人,就是指对佛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等不住相的道理完全相信的人。佛门讲清规戒律都是有道理的啊!戒律是防非止恶,人不戴个紧箍咒,个个都是齐天大圣了。同时戒律也能保护修行人不受伤害。修福,就是布施,供僧,放生,救济穷苦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加我们现生和来生的福报。我们现在能听闻大乘佛法也是无量劫以来种下的善根!如果宿世没有种善因,就连“佛”之一字都没有机缘听到。
佛回答须菩提所问:在如来灭度以后,后五百年(《大集经》说,共有五个五百年,此五百年就是指的最后一个五百年,也有说是佛灭度以后最初五百年。就不做深入的研究了),“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样的人,他一定是持戒修福之人。这样的人,就是指对佛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等不住相的道理完全相信的人。佛门讲清规戒律都是有道理的啊!戒律是防非止恶,人不戴个紧箍咒,个个都是齐天大圣了。同时戒律也能保护修行人不受伤害。修福,就是布施,供僧,放生,救济穷苦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加我们现生和来生的福报。我们现在能听闻大乘佛法也是无量劫以来种下的善根!如果宿世没有种善因,就连“佛”之一字都没有机缘听到。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这句经文是说对于佛所讲的理能深信不疑,都是在过去世里和无量无数的佛结下的善根因缘。
“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这句话也很关键。《六祖坛经》讲六祖慧能去客店卖柴,听到有人读《金刚经》,慧能大师一听经语心即开悟。这就是典型的“一念净信”。六祖闻经而悟,后来创立禅宗顿悟法门。虽然他是一刹那顿悟,但是他也没有离开宿世持戒修福渐修的过程。对于这样能一念净信之人,如来悉知悉见。因为如来是“正遍知”,这是他的十号之一。正遍知就是无所不知,无量劫以来,哪里下了一场雨,这场雨里有多少雨滴,松树为什么是直的,荆棘为什么是弯曲的,佛都悉知悉见,因为佛已经大彻大悟,证到了众生同一体性。一切万法不离方寸,过去现在未来无非一念所变现。心无障碍就可以知道一切的前因后果。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句经文是佛强调了无住相布施的道理。众生之所以有无量的福德,因为能够一念净心和真心相契合。真心广大无边,则福德亦无量无边。在这个过程中完全不住四相。既没有任何的法相,亦无非法相。法相表有,非法相表空。空有两边都不执取。跳出空有看空有,就是自在天真佛。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刚才佛讲了不住相。现在讲众生若心取相,无论你取哪个相,都会落在能取和所取之上。你看到山水风景不错,山水风光就是你所取之相。有了所取之相,一定会对应个能取相之人,所以说取一相则四相个个不缺。那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取相了。佛又告诉我们“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也就是说不取相也不对,因为不取相落到空里了。取相落到有里,空有是对立的,取哪个都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佛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意思就是空有不取,真心本性纤尘不染,中道也不立。立个中道相也如眼睛里进沙子,落到有里。即便是佛所讲之法,都不可以执着。因此佛告诉大家:“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修行人要知道佛所讲的法只是方便法门啊,仅仅是给众生治病的良药而已。病好了,你还天天抱着药死死的不放手,一直吃下去那是没病找病了。法执不除,就生死不了,尘不可出!佛法就如渡人过河的船筏,过河之后就要把船筏放下,不能背着它赶路啊!这就是说佛法也不可以执着,更何况一切非法之法。非法之法,指的就是世间法或者非佛说的正法,这些更要全部放下。放下就是到岸就是自在解脱。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在前面一品,如来破除了我们对人我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接下来就是要进一步破除我们对佛相,法相的执着。
佛继续问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意思就是说,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了吗?如来虽然每天讲经说法,但是真的有所说吗?这两个问题,一个是说的佛相,一个说的是法相。须菩提回答:“按照我理解的佛所说的义理,没有一个定法,可以称之为佛法。法无定法,佛度化众生的手段灵活多样,一点也不僵化。”《大方等顶王经》中说:“佛犹良医,经法如药”,佛讲法就如同医生因病施药。众生悭贪,佛就教其布施;众生心毒,佛就教其修慈悲;众生嗔恚,佛就教其学忍辱等。“随其所堪,而为说法”。,佛所讲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使众生开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因为般若的实相,是没法用语言来说的,所以无论佛现慈悲相还是金刚怒目,都是开启众生内心觉性的一种教育方法,佛法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可以示人。佛今天说个东,大家就认为东是佛法,死抱着不放下,过几天佛开始说西,又执着西是佛法,不知道无论是东还是西都是佛的方便说。这就好比盲人摸大象,有人摸到了鼻子,就说大象是长长的;有人摸到了腿,就说大象是粗粗的;有人摸到了耳朵,就说大象是圆圆的等等,各执一端,自以为自己正确,说对方是不正确的,妄起争论,就是因为不明真相,死执一点以为全部,这就如同井底之蛙。当我们放下这“一点儿”的时候,一下子就会豁然开朗,海阔天空。佛门宗派很多,执著任何一种认为是真正的佛法,都是不对的。因此有的同修说自己学的是正宗的佛法,最高级的佛法,都是邪说。因为经中明确告诉我们“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同理,当我们认为佛得了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那就是掉入到佛相的观念里。本来空寂湛然,灵明不昧的性体,无端起妄,起名立相,加上个“无上正等正觉”,就把这个名相定位为佛。假如你在灵明不昧的性体上,加个魔王两个字,那这个性体就是魔王了。所以不管魔王也好,佛也好,都是众生的一念无明所起的执着。佛在《楞严经》里讲到,手臂上指,众生就说佛手上竖。手臂下垂,大家就说佛手向下了。其实佛手就是“佛手”而已,有上下吗?都是众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而起的颠倒妄想。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做了个梦。梦中当了宰相,有很多人都恭维,自己也感觉不错,是个人物了。等到梦醒了,什么也没有啊!自己还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睡不醒的时候,沉浸在这个宰相的名相里,自己也以为自己怎么回事了。身边的人也掉落到宰相这个观念里,尽力巴结讨好,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醒来之后,梦中人去哪了,宰相又到了何处呢?什么都没有,空欢喜!这就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妄想所现而已。只要你觉悟了,什么都没有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都空了,哪还有个定法可得?
同理,当我们认为佛得了一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那就是掉入到佛相的观念里。本来空寂湛然,灵明不昧的性体,无端起妄,起名立相,加上个“无上正等正觉”,就把这个名相定位为佛。假如你在灵明不昧的性体上,加个魔王两个字,那这个性体就是魔王了。所以不管魔王也好,佛也好,都是众生的一念无明所起的执着。佛在《楞严经》里讲到,手臂上指,众生就说佛手上竖。手臂下垂,大家就说佛手向下了。其实佛手就是“佛手”而已,有上下吗?都是众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而起的颠倒妄想。打个比方:一个普通人做了个梦。梦中当了宰相,有很多人都恭维,自己也感觉不错,是个人物了。等到梦醒了,什么也没有啊!自己还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睡不醒的时候,沉浸在这个宰相的名相里,自己也以为自己怎么回事了。身边的人也掉落到宰相这个观念里,尽力巴结讨好,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醒来之后,梦中人去哪了,宰相又到了何处呢?什么都没有,空欢喜!这就是“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仅仅是一种虚幻的妄想所现而已。只要你觉悟了,什么都没有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都空了,哪还有个定法可得?
所以须菩提回答佛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灵山会上世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以心印心,成为禅宗初祖。禅宗的特点就是不立文字。《西游记》里记载,唐僧师徒到西天取经,取了无字真经。以为被骗了,于是回来吵闹着讨个说法。世尊一看,这几个和尚真经看不懂啊!算了,就给点有字的吧。唐僧师徒终于“有所得”,高高兴兴地返回大唐找唐王交差去了。所以说即便是佛所说的法,都要无所取,不要死执文字,要看到文字背后的真实义。
现在经常会听到同修说,某某活佛法王在某地传法,大家有缘快去接法受法。《金刚经》学到这里,大家可以想想,果真有个可传的法吗?如果有,也是因为众生执着世法,现在给你个所谓的“佛法”,让你来执着,换个花样玩而已。如果你完全的去掉法相,何为世间法?何为佛法呢?不管什么样的法,只要你还有个法可传,还有个众生可度,则生死就不能了,因为你在著相啊!慧律法师曾说“著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非法”就是说没有一法可得。“非非法,”是说不是没有一个法可得。这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如果落入到无一法可得里,也是住相,所以佛才又说“非非法”,目的是让我们不要从“有所得”,落入到“无所得”的两边对立里,引导我们找到本性。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经文很大气,显示了佛教伟大的包容性。佛法不仅仅是只认可自己教内的圣贤,其他的宗教圣贤统统认可,只是说在对空性的证悟上,有深浅程度的不同而已。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经文很大气,显示了佛教伟大的包容性。佛法不仅仅是只认可自己教内的圣贤,其他的宗教圣贤统统认可,只是说在对空性的证悟上,有深浅程度的不同而已。
“贤圣”简单地说“以有漏智修善根者,称为贤者;以无漏智证见正理者,称为圣者。”关于贤圣佛法分得很清楚,有三贤十圣之说。“三贤”者指的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十圣”者指十地阶位的菩萨。“无为”是相对“有为”而说。无为就是无所趋向,无所造作,只要有一法就属于有为。一切贤圣,依无为法而修,在究竟圆满的法性上是平等没有差别的,只是对所证无为法阶位前后的事相上有所差别。《维摩经》中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的一音就是指无为法,因为众生根基利钝的不同,悟解深浅就有所不同。所以修行切忌不可以自誉毁他。对于一切宗教教派,当以广大平等心来对待。我们都是蹒跚学步的孩童,各自根性不同,遇缘不同,即便听一个老师讲课都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但我们的佛性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在前面讲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告诉我们不要住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也不要住佛相和法相。讲到这里,佛又怕大家掉到虚无缥缈的断灭空里,否认这部《金刚经》的受持功德,对后世人修行不利。所以在这品经文里,佛用有相布施,和受持此经四句偈颂做对比,告诉大家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大到不可思议。
佛问须菩提:“假如有个人用能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人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佛经中常用七宝来打比喻,这七宝是指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须菩提回答:“甚多,世尊。”也就是说这个人拿这么多财宝去布施,那现生和来世肯定会得到很大的福报啊。这里我们要明白,佛和须菩提的对话,是站在相上来说的,所以须菩提才说这个人的福德多,也就是布施的时候三轮体不空了,有了布施的人,也有所布施的物,还有所布施的对象,那一定也会对应着有个有所得的心。所以当佛继续问须菩提是什么原因时,须菩提回答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这句经文就告诉我们福德和福德性不是一回事。福德性是无相的,是一念归于真心,由真心所起的一切妙用,它是广大无边的。福德则是有限的。我们都知道,梁武帝身为一国之君,在布施方面做的很好,造寺,写经,供养僧人无数,甚至把自己布施出去,到寺院里出家当和尚,后来再由大臣用金钱赎回来。他做了这么多布施,当他问达摩祖师自己的功德大不大时,达摩祖师却说“无功无德”。就是因为梁武帝著了功德相,他所做的一切只会得到人天福报,生死还是不能了,生死不了,就不能解脱轮回之苦。我们现在很多人做点事情,都著个功德相,计较功德大小,甚至觉得功德小的不做,功德大的就多做,这样去行善,就落在福德上了。所以即使你布施的再多,也只是福德,而不是福德性。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几句经文是佛告诉须菩提,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他人演说的功德,都胜过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功德。这里的关键词是“受持”二字,受持是需要身心的转化。受就是不抵触,完全相信,持就是能够契合金刚经的真实义理——开悟见性,才算真的受持了这部《金刚经》,达到这个标准,才算是超越了时间,空间法相的束缚,进入到无限广阔的如来性海。“为他人说”,就是自己深切受持而不怀疑,并且能为他人讲此经的真实义理,这就是菩萨发心。这种发心得到的是无漏的福德,与只为自己布施陪福报之人自然无法相提并论。所以真正的发心受持读诵《金刚经》哪怕只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这种布施的福德才是真福德,或者说具备了福德性。因为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再多也是有数量的,是有漏的福德。“有量”和“无量”就是福德和福德性的区别。
到底为什么“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并讲给别人听”,这样的福德比布施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还多呢?佛告诉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佛,包括释迦牟尼佛本身,都是由此经而开悟证果。一切的诸佛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不离此经,此经即是诸佛之心。在众生位此心由于愚痴众生认假为真,所以真心不显,便现出种种凡夫俗子相。在圣位此心不迷则大机大用,所以说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此心也就是我们的本如、真心,它无凡无圣,但是可以显凡显圣。显凡不可用凡见而见,显圣不可用圣见而见,就是真的悟道了。真悟道了,既不立一法, 也不废一法,但是随缘启用。这就是佛说的“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本品昭明太子取名“一相无相分”。一相就是说的我们的真心本体,离于任何的名相,就连佛之一字,都不可以立。在修行过程中,随着贪嗔痴以及烦恼的渐渐去除,在某个阶段,达到某个境界,都会立个名相。比如说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在过程里可以这么说说,证明自己走了几里路了,距离目的地还剩下多少,可是这一切也都只是个方便说。真的站在禅这个本体上来说,哪里还有几禅之说呢?当年行思禅师参访六祖慧能,问曰:“应当做些什么才能不落阶级?”六祖反问:“你曾做些什么事呢?”行思回答:“圣谛亦不为。”六祖问:“落何阶级?”行思回答说:“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大师明白行思禅师一相都不著了。当一相不著时,哪里还有个一二三四禅啊。如果还有个一二三四,那就又被名相缠住了,不是禅的意境了,所以六祖大师对行思禅师非常器重,令行思禅师为众僧首座。
佛正是恐众生执着在修行所证到的果位上,所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陀洹能认为自己得到须陀洹的果位了吗?如果须陀洹认为自己得到了这个果位,那就好比世间做学问的人,逢人就说“我很有学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一样,那这个人一定是病的不轻。真有学问了,会像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因为他明白谦虚使人进步,谦虚的人生才少障碍的道理,更何况是证到了须陀洹果位的贤圣了。所以须菩提说:“否也,世尊。”也就是说已经证到须陀洹果位的圣人是不会有这样想法的。
什么叫须陀洹呢?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声闻四果里的初果,有两种意义:一、预流。预流就是入流,就是说入到圣人之流了。二、逆流:逆生死之流。没有证果前是顺流,顺着生死而流入轮回。初果虽然没有了生死,但是已经掉头逆生死流而行了。怎么样的修行境界才算是证到须陀洹果位呢?佛在经中讲要“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没有修行的普通人,只要睁开眼睛,就拼命的“入”,看见什么就执着什么。色声香味触法,这些都是我们六根所对着的境相。修到初果阿罗汉,就无所入了,“无所入”就是不住相。到了初果罗汉的境界,就可以对境而不生心了,面对一切境界可以做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这样心不取相,也就安静了。虽然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但不是不做事情了。如果把自己与现实生活隔离开,或者困在一个黑屋里整天要个清净有什么用呢?所以虽对境不生心,但同样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只是做一切事都不住相了,事过无痕,念念都能如此,就是一相三昧了,达到这个境界才可以“是名须陀洹”。
说完了须陀洹,佛又问须菩提关于二果罗汉一样的问题:“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意思就是说得到斯陀含果位的圣人,能起念认为自己得到斯陀含果了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斯陀含”是声闻的第二果。修到二果的阿罗汉要在天上人间各受生一次,也就是二果罗汉,必须再来天上、人间走一回,来偿还宿世的业障,还需要断除三界的见惑,以及欲界前六品的思惑。这个走一回有长有短,短的就是名义上来了,也许在母亲肚子里就被堕胎了,也许在半途就夭折了,长的几十年,总之过了这一生,就不再来人间了,这是二果斯陀含。“一往来”就是一来一去,而对于二果斯陀含来说,已不被一切相所染着,心性无有来去,只是为了酬业冠个“一往来”的名,所以说“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这是讲三果问题。佛问须菩提阿那含能认为自己得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回答“不能。”阿那含是三果。三果是不还果,也就是过完现在这一生就不再来世间了。此果位需断尽三界见惑,以及欲界九品思惑,才可以证得。同样“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因为到了三果的罗汉,已经无生死可了,他的生死可以来去自由。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这是讲三果问题。佛问须菩提阿那含能认为自己得阿那含果了吗?须菩提回答“不能。”阿那含是三果。三果是不还果,也就是过完现在这一生就不再来世间了。此果位需断尽三界见惑,以及欲界九品思惑,才可以证得。同样“阿那含”虽然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因为到了三果的罗汉,已经无生死可了,他的生死可以来去自由。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前面讲了阿那含的果位,不再来人世间这个欲界了,实际上来不来呢?还是要来,就是到了四果阿罗汉,也不是绝对的不来,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可以称为阿罗汉的,因此阿罗汉也只是个名称而已。阿罗汉道又称为无学,前面三个果位称为有学,就是还需要修学,没有达到最高境界。阿罗汉是声闻四果,已经断尽了三界烦恼,证到究竟真理无一法可学。阿罗汉有三个意思:一、杀贼。杀尽烦恼贼。二、应供。可做人天福田,堪受供养。三、不生,永入涅槃,不受分段生死。证到此果,需要断尽三界见惑以及欲界九品思惑,色界,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才可以证得。即便是证到了阿罗汉道,也不可心存证道想,如果还想着,我是不是证到了阿罗汉道,起此一念,就连初果、二、三果的境界都达不到了。普通的凡人,“人、我、众生、寿者”四相样样不缺,真如自性本来寂静安然,但一念妄心则三界俱现,一假一切假,重重幻相无有穷尽。所以真正悟道了的人,是不会认为自己证到了什么了不起的境界,反而会回归于最真实的生活里。如佛在第一品给大家表的法一样,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每天托钵,乞食,吃饭,洗足,打坐,讲经。道就在这些平常生活中得以体现了。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无诤三昧”,是佛给须菩提的评价。无诤就是说内心如炉,一切的赞叹,诽谤,到了须菩提这里,就好比大雪下到了火炉里,瞬间即化,但不是听不到,听不到那是聋子,只是听到了但是不住在这些声音相上。“三昧”就是定力的意思,前面加个无诤就是一切相都平等,不会去搞是非人我,大家都是一相,哪个高,哪个低?哪个亲,哪个疏呢?都是平等一如,你有一点的著相,就不能了生脱死。能得无诤三昧,这样的境界很高了。但是佛还仅仅说是人中第一,是上品人生。“离欲阿罗汉”,不仅仅是离开男女之欲了,而且能够摆脱多生多劫著相的恶习了。有的修行人不爱热闹,喜欢离群独处,这个也是欲望,是想摆脱一个状态,进入到另外一个状态。其实两个状态是对等的,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就有二,不明此理,做起事来难免顾此失彼,就不能圆融。虽然佛说须菩提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须菩提却没有这样去想自己。如果须菩提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人中第一”和“离欲阿罗汉”,那须菩提还是住在四相上,佛也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乐阿兰那”,翻译过来就是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人。正因为须菩提实无所行,也就是说他的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不在于外相的环境,所以说他是乐阿兰那行。无论是住山,住庙,还是住家,如果你还有住在哪里修行的观念在,那还是不能了道,也就是不名乐阿兰那行者。
“无诤三昧”,是佛给须菩提的评价。无诤就是说内心如炉,一切的赞叹,诽谤,到了须菩提这里,就好比大雪下到了火炉里,瞬间即化,但不是听不到,听不到那是聋子,只是听到了但是不住在这些声音相上。“三昧”就是定力的意思,前面加个无诤就是一切相都平等,不会去搞是非人我,大家都是一相,哪个高,哪个低?哪个亲,哪个疏呢?都是平等一如,你有一点的著相,就不能了生脱死。能得无诤三昧,这样的境界很高了。但是佛还仅仅说是人中第一,是上品人生。“离欲阿罗汉”,不仅仅是离开男女之欲了,而且能够摆脱多生多劫著相的恶习了。有的修行人不爱热闹,喜欢离群独处,这个也是欲望,是想摆脱一个状态,进入到另外一个状态。其实两个状态是对等的,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一就有二,不明此理,做起事来难免顾此失彼,就不能圆融。虽然佛说须菩提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须菩提却没有这样去想自己。如果须菩提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人中第一”和“离欲阿罗汉”,那须菩提还是住在四相上,佛也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乐阿兰那”,翻译过来就是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人。正因为须菩提实无所行,也就是说他的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不在于外相的环境,所以说他是乐阿兰那行。无论是住山,住庙,还是住家,如果你还有住在哪里修行的观念在,那还是不能了道,也就是不名乐阿兰那行者。
在这一品里,佛体现了善护念善付嘱诸修行人的良苦用心。佛从初果一直说到四果阿罗汉道,不厌其烦的告诫修行人即便是证到了阿罗汉道都不可以住在得果之相上,只有不住任何的得果之相,才会和真心本性相契合,心中还有这个得道的念头,想法,那就已经有所住了,那就错了。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上一品佛讲了小乘四果罗汉所证到境界的问题,在这一品佛用自己的经历来继续说明证无所证的道理。如来往昔世的时候,燃灯佛是释迦佛因地修行时候的老师,在燃灯佛那里,燃灯佛给释迦佛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号释迦牟尼。佛问须菩提,虽然燃灯佛给我授记了,可我在燃灯佛那里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法,有所证得吗?须菩提回答:“否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就是说虽然释迦佛在燃灯佛那里学了很多,也得到了燃灯佛的授记,但是最终你还是什么法都没有得,甚至连“无所得”这个概念都没有。
佛接着问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就是说菩萨庄严佛土了吗?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在《楞严经》里讲了个持地菩萨,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看路不平影响交通,总是把地给铲平了,以利于大家通行。他一直这样修行了很多劫,后来遇到毗舍浮佛出世。有次国王宴请毗舍浮佛,持地菩萨就提前把通往皇宫的路给铲平了,因而得到毗舍浮佛摩顶,并告言:“当平心地则世界一切皆平。”持地菩萨闻佛教言,当即心开意解。持地菩萨开始修行的时候,著相而行,庄严外在国土,所以经历很多世都没有开悟证果。
在《维摩诘经》里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说明了真正的庄严佛土(净土),是庄严我们的内心。心要绝对的空灵,不受外境影响,不住于任何外在的相状。说是空灵,其实连空也不能住,住个空还是有所住。一念不生,十方世界俱庄严,真正的庄严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不可思议境界。本来没有佛土待庄严,只是给它起个名叫庄严。这个庄严的境界已经不是佛说的那个庄严了。因为一切相都是虚幻的,菩萨庄严佛土,也如同虚幻中的事,如果有一个佛土的相,就有所住了,那是凡夫的虚妄心。我们凡夫所说的庄严,不是菩萨的所谓庄严。所以当佛问须菩提原因的时候,须菩提回答佛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段经文很关键,是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发心修行。六祖慧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顿然大悟。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清净心如何才能得到呢?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并不是说这些尘相都没有,是说不要住在这些相的虚妄境界上。应无所住,并不妨碍我们的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不妨碍我们做事。如果说没有,那人们在世上也没法子生存了。比如开车出去,红绿灯看不见,汽车喇叭声听不到,那不出事故才怪。这不是开悟了,是修到断灭空里了,不能起任何的妙用。“无所住”,说的是我们真心本体,“而生其心”是依照本体而起的妙用。所谓妙用,就是用时虽然用,但是还无住,不拖泥带水,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或者说如镜中之影相。镜子虽然人来照人,物来照物,没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但不管怎样镜子本身总是如如不动的,不会因为各种现象而使镜子失去本来的清净。我们凡夫平时养成了著相而求的习惯,每天在住色生心,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修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有人可能会说,那好,以后我什么相都不住了,你有了一个不住相的心,其实已经住在了不住相里面,也是一个虚妄相。
这段经文很关键,是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发心修行。六祖慧能大师听五祖讲《金刚经》,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顿然大悟。明白了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清净心如何才能得到呢?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并不是说这些尘相都没有,是说不要住在这些相的虚妄境界上。应无所住,并不妨碍我们的起心动念,不妨碍行住坐卧,不妨碍我们做事。如果说没有,那人们在世上也没法子生存了。比如开车出去,红绿灯看不见,汽车喇叭声听不到,那不出事故才怪。这不是开悟了,是修到断灭空里了,不能起任何的妙用。“无所住”,说的是我们真心本体,“而生其心”是依照本体而起的妙用。所谓妙用,就是用时虽然用,但是还无住,不拖泥带水,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或者说如镜中之影相。镜子虽然人来照人,物来照物,没物所照时,自然不留一物,但不管怎样镜子本身总是如如不动的,不会因为各种现象而使镜子失去本来的清净。我们凡夫平时养成了著相而求的习惯,每天在住色生心,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修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有人可能会说,那好,以后我什么相都不住了,你有了一个不住相的心,其实已经住在了不住相里面,也是一个虚妄相。
佛继续问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也就是说比如有人他的身体如众山之王的须弥山那样,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像这样的身体大不大呢?须菩提回答:“甚大。”佛问原因,须菩提回答:“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也就是说,佛说的那是虚幻身,只是名叫做大身。须弥山,又叫妙高山,在众山之上,佛用须弥山王来比喻人的身体之大,主要是要用有形有相有量来和无形无相无量的“非身”相比较。非身就是法身,法身不可以以相而见,虽然无相,但是你还不能说他不存在。我们说话,吃饭,走路也从来离不开真如本性,虽然是我们的本有家珍,但是众生执相昧性,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佛在证悟的时候说:“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各个禅宗祖师,或者直指人心,或者高声棒喝,手段用尽,无非让我们能明白此心,依此心而修,就是真正的悟后起修。本品说明了真正的庄严净土,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佛说的“大身”就是“非身”。
十一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否?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这一品标题为无为福胜分。无为福是区别于洪福,前者是佛门中离相修行,虽然身处尘世中,但是心清净无染,洪福就是世间人的荣华富贵。我们常说一个人有福气,就说祝愿你洪福齐天,说的是世间福,天人福报大,福报享尽,还得堕落下来,二者是有量和无量的关系。佛如此对比,其目的还是为了让人们能看淡世间的洪福。这些都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金钱名利看的再紧,死死的抓住不松手,临命终的时候也是一分也不能带走的。
佛问须菩提:“如恒河沙中所有沙数。如是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否?”恒河是印度的一条比较大的河流,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多到无可计数啊。何况恒河沙子数那么多的恒河沙数呢?佛在这里给须菩提出了一道算数题,这么多恒河沙有多少更是无法计算的。须菩提自然只能回答:“甚多,世尊。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具体有多少恒河,多少沙子,也只有正遍知的佛能准确的计算出来。须菩提也只能笼统地回答“甚多”。佛继续问:“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这么多用现在计算机都无法计算清楚的七宝装满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些宝贝全部布施出去做好人好事,救济天下所有人,这样的福报大不大呢?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福德确实很大啊。所以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先把有形有相的布施数量放大到不可想象无法计算的地步,世间人谁也不会否认这样的布施福报极大。紧跟着佛马上告诉须菩提:“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此福德胜前福德。”对比开始,佛说如果有人能于此经所讲的义理完全相信,乃至能受持四句偈所得的福德,比那个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的人得福多。这个受持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是将此经念上几遍或是将此经的意思解释给别人听,就是真受持了。我们平常读《金刚经》,也叫受持《金刚经》,但只是很浅的层次,只能是培养点定力,结下点善根,看看经文,依文解义,明白点经中道理,这个还没有到受持的程度。受持要全身心的融入到《金刚经》里,往大里说就是见性开悟了,退一步讲,也得身心有所转化,还不能有时候受持,有时候又不受持,要时刻都能如一。所以讲“受持”两个字,说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假如说有这样一个能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人,不仅仅是自己受持,并且把《金刚经》的义理讲给他人听,这个人的福报比起前面所讲的用无数恒河沙数珍宝布施的人福报当然大多了。因为这种布施所获福德要胜过一切有形的布施等功德,一个是有限量的,一个是无限量的。我们曾经讲过这就是福德和福德性的区别,无住相才是真福。
佛问须菩提:“如恒河沙中所有沙数。如是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否?”恒河是印度的一条比较大的河流,恒河里的沙子多不多?多到无可计数啊。何况恒河沙子数那么多的恒河沙数呢?佛在这里给须菩提出了一道算数题,这么多恒河沙有多少更是无法计算的。须菩提自然只能回答:“甚多,世尊。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具体有多少恒河,多少沙子,也只有正遍知的佛能准确的计算出来。须菩提也只能笼统地回答“甚多”。佛继续问:“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这么多用现在计算机都无法计算清楚的七宝装满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把这些宝贝全部布施出去做好人好事,救济天下所有人,这样的福报大不大呢?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福德确实很大啊。所以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先把有形有相的布施数量放大到不可想象无法计算的地步,世间人谁也不会否认这样的布施福报极大。紧跟着佛马上告诉须菩提:“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此福德胜前福德。”对比开始,佛说如果有人能于此经所讲的义理完全相信,乃至能受持四句偈所得的福德,比那个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的人得福多。这个受持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是将此经念上几遍或是将此经的意思解释给别人听,就是真受持了。我们平常读《金刚经》,也叫受持《金刚经》,但只是很浅的层次,只能是培养点定力,结下点善根,看看经文,依文解义,明白点经中道理,这个还没有到受持的程度。受持要全身心的融入到《金刚经》里,往大里说就是见性开悟了,退一步讲,也得身心有所转化,还不能有时候受持,有时候又不受持,要时刻都能如一。所以讲“受持”两个字,说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假如说有这样一个能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人,不仅仅是自己受持,并且把《金刚经》的义理讲给他人听,这个人的福报比起前面所讲的用无数恒河沙数珍宝布施的人福报当然大多了。因为这种布施所获福德要胜过一切有形的布施等功德,一个是有限量的,一个是无限量的。我们曾经讲过这就是福德和福德性的区别,无住相才是真福。
受持《金刚经》,真心本性一法不立,如果有个受持《金刚经》的心,早已经是面目全非了。《金刚经》的四句偈颂有很多,经中说受持四句偈,佛没有具体指的是哪句,无论哪句,都不可以有个我在受持的概念。佛法如药,越学越轻松,不可以进入佛门中,丢下世间法,再拿起个佛法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算是佛说的法,乃至四句偈都不可以执着。佛在经典里,非完世法,非佛法,一切皆非。唯恐人落在一个点,死执不放以为究竟,那就糟了。就如同病人,到了医院,医生给开了药,病人吃了,病好了,但病人却不停药,继续吃,反而会要了命了。或者病人不吃,反而对医生说不要执着药,那就更糟了。吃也不对,不吃也不对,非吃非不吃,即吃即不吃,这就对了。这一品名为“无为福胜分”,就强调了“无为福”的重要。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经乃是佛的法身舍利。佛圆寂了,可是佛经依旧流传世间。佛经是圣人的教导,有佛经处即同有佛。任何一部佛经都是佛智慧的凝结,都绝对值得我们恭敬受持。不管是佛哪个时期所说的法,都是针对不同根性众生而说,切不可以以一己之见,妄言大法小法。法无大小,分别的是人心。佛当年在讲《妙法莲花经》的时候,就有5000大阿罗汉退席,因为法不对机。
在这品经文里,佛告诉须菩提。随时随地只要一宣说此经,哪怕只说四句偈语,在这个讲经的地方,一切世间,包括来来往往的天人、阿修罗等,都应该虔诚供养,就好像佛的塔庙所在地那样。有《金刚经》在的地方,就代表佛的塔庙,就等同佛在那里。不管经书是摆在寺院里,还是放在家里,哪怕是路边,都应当像弟子尊重佛那样尊重这部经典。更何况有人完全能够受持、读诵。所以佛对须菩提说,这样的人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这句经文中的两个“若”字我们要正确理解。第一个“若”是如果、假如的意思,这里再次强调有经的地方就等同有佛。而第二个“若”字,则是“像……一样”,“若尊重弟子”意思就是说像前面讲的一样,明白无所得,毕竟空,明心见性而不住相修行的人,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佛弟子。
这部经的感召力实在是非常了得。《金刚经》和我有很深的缘分。很多年前,我去新华书店,看到一本《金刚经》,突然想了解下佛教,便高高兴兴请回家,晚上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里边的内容都是非这个非那个,到底什么意思呢?好奇心驱使我仔细琢磨……突然脑海里轰隆一声巨响,眼前的房间,灯光,以及我这个人都消失了,连虚空也不存在,就这样呆了很久。但是从这种状态出来时,心极其平静。我非常纳闷,到底发生了什么?正是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让我踏上了修行的道路。正是《金刚经》引导我进入佛门,开启了我的智慧,并令我满心欢喜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们学习《金刚经》,就要受持读诵《金刚经》。受持就是能从心里面明白契合了经义,读诵才能心口合一,仅仅口诵心不行,无法开启内在的智慧。在《六祖坛经》里有个法达和尚读诵三千遍法华经,但是始终不明白经义,后来参访六祖,拨云见日,明了自心。他开悟后,依旧每日坚持诵经。六祖对他说:“你今后才可以称之为念经僧。”正所谓“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此品经文里的受持读诵,讲的是口诵心行这样的人。他已经能转经了,而不是被经所转,这样的人甚难稀有啊!如佛一样。能真正受持《金刚经》之人,就如同佛一样。佛不是一个人啊,佛的常随众经典说就有千二百五十人,这个是看得见的,有数的,还有看不见的龙天护法,那是不计其数的。他们是常侍佛左右听经闻法的,对这些佛弟子也要恭敬供养啊!经典所在之处,还指修行人灵明不昧的真心。对于修行人来说找到自家宝藏,才能成就自己内心的真佛。有偈颂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真悟道了,经典就在那里!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在这一品里,须菩提向佛请示:这部经的名称,以及该如何奉持。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的名称就叫《金刚般若波罗密》。金刚者,是指真如法性,用金刚来比喻说明真如法性之坚固,一切外物不可以摧毁,具有永恒不变之特性。《金刚般若波罗密》这部经名,你当奉持。
佛法里安立一切的名相,都是为了令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安之名相,切不可以执为实有。其目的以相显体,如果没有相,体从何显?如果没有体,相从何安立?所以体相是一不是二,见相的当下就是见性,性相不可以分开来说。如果分开了,一定会去掉个什么,留下个什么。就成了世间法,非是佛所说的正法了,也失去了本经禅宗顿教法门的宗旨。所以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就是说我给这部经起了个般若波罗蜜的假名而已,不可以把假名执为实有,一切法本来无说,真如自性也无任何语言文字能表达。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你认为如来讲过法吗?须菩提回答:如来从没有讲过法。真正的佛法是无字真经,真说无说的境界,真理不是语言文字能解释的清楚,只有实际的体证才可以。佛接着问:“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微尘是色法中极其微细的粒子。《俱舍论》说:微尘是由七粒极微合聚而成的,是眼识所见最微细者。这样无数细小的微尘,聚而成形,形成三千大千世界。究其根本,这个世界的形成是因为一念无明妄动而起,使得本来明了了的清净自性被无明所遮盖,进而一步步的形成了现在世界的样子。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妄想执着所有。打个比方,一个人生下来很健康,到了几十岁了,老了,身体里就有了很多的息肉啊,结石啊……正常身体里没有的东西,都出来了。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我们执着来的。人天天的使劲的想着贪嗔痴,不知道回头,身体对应着这些想的力量,就长出东西来了。佛法讲“一切法由心想成”,《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既然身体里没有的都能因为想的力量而产生,那么众生共同想念的力量,就成就了现在的微尘世界。换句话说,我们生存的这个微尘世界就是众生共业所感了,这也就是一念三千。一念无明妄动,就有了人我众生寿者,就有了我们芸芸众生。假如一念反闻,背尘合觉,则大地无寸土。慧能大师听到两个沙弥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大师说:“风也没有动,幡也没有动,是仁者心动。”所以佛一再的破除众生对微尘世界的执着。“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六根门头,不在为微尘世界这些假名而迷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刚破除了众生对依报环境的执着,现在是在破除正报了。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我们平时用什么样的心,就能生出个什么样的相,所以才会有了看相这个行业。细想下看相还是有些科学道理就源于此,不过佛教是不提倡看相算命的,因为佛法的根本在于智慧解脱,而看相算命是一种非正命的行为,不能令人解脱,与其外求,不如抓住根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明白因果和万法唯心造的道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可以改命。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你认为如来讲过法吗?须菩提回答:如来从没有讲过法。真正的佛法是无字真经,真说无说的境界,真理不是语言文字能解释的清楚,只有实际的体证才可以。佛接着问:“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微尘是色法中极其微细的粒子。《俱舍论》说:微尘是由七粒极微合聚而成的,是眼识所见最微细者。这样无数细小的微尘,聚而成形,形成三千大千世界。究其根本,这个世界的形成是因为一念无明妄动而起,使得本来明了了的清净自性被无明所遮盖,进而一步步的形成了现在世界的样子。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妄想执着所有。打个比方,一个人生下来很健康,到了几十岁了,老了,身体里就有了很多的息肉啊,结石啊……正常身体里没有的东西,都出来了。哪里来的呢?其实就是我们执着来的。人天天的使劲的想着贪嗔痴,不知道回头,身体对应着这些想的力量,就长出东西来了。佛法讲“一切法由心想成”,《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既然身体里没有的都能因为想的力量而产生,那么众生共同想念的力量,就成就了现在的微尘世界。换句话说,我们生存的这个微尘世界就是众生共业所感了,这也就是一念三千。一念无明妄动,就有了人我众生寿者,就有了我们芸芸众生。假如一念反闻,背尘合觉,则大地无寸土。慧能大师听到两个沙弥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大师说:“风也没有动,幡也没有动,是仁者心动。”所以佛一再的破除众生对微尘世界的执着。“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告诉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六根门头,不在为微尘世界这些假名而迷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刚破除了众生对依报环境的执着,现在是在破除正报了。正报就是我们的身心,我们平时用什么样的心,就能生出个什么样的相,所以才会有了看相这个行业。细想下看相还是有些科学道理就源于此,不过佛教是不提倡看相算命的,因为佛法的根本在于智慧解脱,而看相算命是一种非正命的行为,不能令人解脱,与其外求,不如抓住根本。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明白因果和万法唯心造的道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然可以改命。
经典记载佛相好庄严,三十二大人相,是佛多生多劫修来的。即便是佛的相好庄严,在禅者眼里,也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各人有各人的三十二相,爸爸有爸爸的三十二相,妈妈有妈妈的三十二相。乞丐有乞丐的三十二相,各个都圆满。如果从佛经文字上去理解三十二大人相,把这三十二相固定在佛相上,就错解了经义。观音菩萨普门品也说:众生当以何身得度,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所以一切世间相皆是佛相。苏东坡也有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不可以执着佛有个定相可得,须菩提深明此中道理,所以回答佛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这个世界什么最重要呢?一定会有人说是钱。赵本山在小品里也说“最不幸的是人活着钱没了”。其实在面对抢劫,很少有人会要财不要命,命没了一切都白扯了,在能保命的情况下,财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佛让我们用最最珍贵的生命去布施,并且还要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统统布施出去。那就反观下我们这个血肉之躯的基本组成,地水火风一个不缺。皮肉、筋骨、头发、指甲,这些是固体物,称为地大。血液、汗水、眼泪这些称为水大。我们的体温就是火大,一呼一吸就是风大。这些众缘和合而有的身命也是缘起则聚,缘散则灭,和同样是四大组成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没什么不同。众生执迷,认假身为真身,所以佛在此品里就是要大家知道这个身躯是变化的,不能长久的,让大家知道那个不动的真身才是我们最终的依靠。以前我们学习了用充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去布施,和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作比较。在这一品佛告诉我们用比财宝更珍贵的身命去布施,这样大的功德,都比不上能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人解说,因为这个福德大到无量无边。用身命布施还是有量的,一个有量哪能和一个无量比呢。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佛说《金刚经》深深理解其中道理。这个“深解意趣”不是一般表面化的文字知解,而是能完全深达本经真实义,真正的悟到了那个道。身心也因此深解而有变化,须菩提高兴到极点,无以言表,喜极而泣。这个哭是无上的欢喜,也是一种悲心的流露。他赞叹佛说:“甚难稀有的伟大的佛啊,您现在所说的这部《金刚经》道理太深奥了,我须菩提自从有慧眼以来从没有听到过这样深刻究竟道理的经典。”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能生实相。”这句经文很重要。我们学佛切忌迷信,每天烧香拜佛算命求福报,这些都是表层化的东西,不是正信。起心动念都是为自己,越修烦恼越多,越修离实相越远。正信佛法是正确的信仰,能够对佛说的道理不怀疑,相信自己也有佛性,通过努力精进的用功,一样也可以成佛。佛在前面经文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同理,每个人根基利钝不同,信心清净程度也会不一样,但是方向没有错,最终都会因为信心清净而生实相,生实相就是开悟见性了,所证的境界和佛一样,只有佛的功德可以称之为稀有。须菩提接着又对实相做了解释:“实相者,即非实相,是名实相。”这句话说的很清楚,实相就是我们的真心本体,真心本体无一法可立,纤尘不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所以强安个名字叫实相,因此说实相者,即非实相,是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须菩提接着说,我现在能深信这部经的功德,也能信解受持。对我来说不是很困难,因为毕竟是正法时期,佛力加持也不可思议。大家每天跟随佛左右,听闻佛讲经说法,都是佛亲自指导。在佛灭度以后,到了末法时期最后的五百年,如果有众生有机缘听到这部《金刚经》,并能信解受持,这样的人才是第一稀有。“信解受持”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学习《金刚经》,首先是从闻思下手,也就是经文意理要能看的明白,知道佛在说什么,这是初步的。受持就是要把闻思的道理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要亲证经中的义理。其中信是关键,没有信,后面的解和受持就无从谈起了。心里没有取舍,人空法也空,这才真正称为信解受持。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为什么这样呢?这个能信解受持此部经的人,已经没有四相了。这四相本身就是幻而不真,迷惑了就执为实有,一念悟,四相当下破除,真心显现即如佛。只要你著一相,你就不能成佛。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须菩提接着说,我现在能深信这部经的功德,也能信解受持。对我来说不是很困难,因为毕竟是正法时期,佛力加持也不可思议。大家每天跟随佛左右,听闻佛讲经说法,都是佛亲自指导。在佛灭度以后,到了末法时期最后的五百年,如果有众生有机缘听到这部《金刚经》,并能信解受持,这样的人才是第一稀有。“信解受持”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学习《金刚经》,首先是从闻思下手,也就是经文意理要能看的明白,知道佛在说什么,这是初步的。受持就是要把闻思的道理落实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要亲证经中的义理。其中信是关键,没有信,后面的解和受持就无从谈起了。心里没有取舍,人空法也空,这才真正称为信解受持。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为什么这样呢?这个能信解受持此部经的人,已经没有四相了。这四相本身就是幻而不真,迷惑了就执为实有,一念悟,四相当下破除,真心显现即如佛。只要你著一相,你就不能成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佛对须菩提所说完全认可。“如是如是”就是如你所说。佛接着说:“如果有人。听闻这部经,能够不感觉惊惧,恐怖,害怕,这个人就是甚为稀有难得,因为这个人了解了万法皆空的道理。”修习声闻乘者著在人法二边,不能深解此经真实义,所以起种种思量。惊,恐,怖是三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也是对境生心的结果。比如说黑夜看到窗外黑影晃来晃去,就感觉害怕。醒来一看,无非是树上挂了个绳子,风吹绳动,以为闹鬼了,其实是自己心里不能万法尽舍。如果做到不住四相,即便是真的有鬼来拜访,心中也不会起任何波澜。什么有鬼啊,鬼又是谁呢?都是自己吓自己!
佛继续对须菩提说:“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什么是波罗蜜呢?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到达彼岸。般若总共有六种: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说我们六种修行的方法,其中般若波罗蜜是其他五种波罗蜜的眼目。没有般若的修行好比瞎子走路,很容易就走错路。所以般若居六波罗蜜之首,称为第一波罗蜜。
真正明白此经义理之人,不会认为有个第一波罗蜜。这个人明白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之分,佛说的第一波罗蜜也是为了方便教化众生,安个假名而已。如果执着有个第一波罗蜜,就是错解佛经真实义,六个波罗蜜在性体上个个平等,佛说的忍辱波罗蜜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执着名相,就人我众生寿者都有了,也就不能称为忍辱波罗蜜了。真正的忍辱是四相皆空,是没有那个忍辱之相的,达到毕竟空。不是被人欺负了,憋在心里,不说话就叫忍辱。这样久了,身体也会憋出病来,把负面的情绪全积累在心里,表现在身体上就是不健康。忍辱一定是站在空性上去忍,忍而无所忍,才是真的忍辱。
佛接着给大家讲往昔世修忍辱的情景。“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歌利王时代,佛是一名修行忍辱的仙人,一日歌利王带领众多妃子野外出游。妃子们看到在树下打坐的忍辱仙人,就离开歌利王纷纷前往听经闻法。歌利王大怒,就命人砍掉了忍辱仙人的肢体。在割截完之后,忍辱仙人的身体马上恢复原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当初受难的时候已经完全的没有四相了,人法二执已经破除。如果当初在被割截的时候,不能完全的做到无四相,必然会心生嗔恨,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那样就不可以叫忍辱仙人了,和世间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了。真正禅者的洒脱,非是常人心理可以测度。僧肇法师知道有个因果需要了,没有选择逃避,在临受难前写了偈语:“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僧肇法师如果有一点点的自我放不下,都不能做到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他的心绝对是如如不动,不受影响的。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修行佛法就是要打破对一切相的执着,不让自己落在一个固定的观念上,如果有个观念在,心即被这个观念所缠缚,挣脱不出来,就无法自由,此心即被相所转。修行大乘佛法发大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也是要离相。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无上正等正觉,只是依本体而安立的假名。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凡夫俗子生活在各种相里,通过六根摄取外在尘相加以分别。尘相本来虚妄,在虚妄上再加以分别个对错好坏,所以更是妄上加妄。会修行的人,可以从六门中任选一门。比如观音菩萨选耳根圆通法门,听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涨潮的时候,耳根听了涨潮声音,潮水退去没有声音的时候,也听到了个没声音。耳根的闻性,没有跟着潮水的来而来,潮水的去而去。耳根的闻性是不动的,不住在任何的声音去来之上。同理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都不会因为外在尘相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应生无所住心,此心就是我们本来圆通的真心。不明此里,住相而求,则一个真心就分成了六用。明白不住相生心的道理,当下六用即返源,真心本性则现前,这个真心就是“应生无所住心”。真心现前,则大机大用,当体即空,不被一法所留滞。如果还是住哪怕是一点点的相,都不可以,如果你内心有所执着,就不是真的安住,就是心有所住即是非住。“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
真正明白此经义理之人,不会认为有个第一波罗蜜。这个人明白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之分,佛说的第一波罗蜜也是为了方便教化众生,安个假名而已。如果执着有个第一波罗蜜,就是错解佛经真实义,六个波罗蜜在性体上个个平等,佛说的忍辱波罗蜜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执着名相,就人我众生寿者都有了,也就不能称为忍辱波罗蜜了。真正的忍辱是四相皆空,是没有那个忍辱之相的,达到毕竟空。不是被人欺负了,憋在心里,不说话就叫忍辱。这样久了,身体也会憋出病来,把负面的情绪全积累在心里,表现在身体上就是不健康。忍辱一定是站在空性上去忍,忍而无所忍,才是真的忍辱。
佛接着给大家讲往昔世修忍辱的情景。“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歌利王时代,佛是一名修行忍辱的仙人,一日歌利王带领众多妃子野外出游。妃子们看到在树下打坐的忍辱仙人,就离开歌利王纷纷前往听经闻法。歌利王大怒,就命人砍掉了忍辱仙人的肢体。在割截完之后,忍辱仙人的身体马上恢复原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当初受难的时候已经完全的没有四相了,人法二执已经破除。如果当初在被割截的时候,不能完全的做到无四相,必然会心生嗔恨,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那样就不可以叫忍辱仙人了,和世间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了。真正禅者的洒脱,非是常人心理可以测度。僧肇法师知道有个因果需要了,没有选择逃避,在临受难前写了偈语:“四大元无主。五阴本来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僧肇法师如果有一点点的自我放不下,都不能做到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他的心绝对是如如不动,不受影响的。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修行佛法就是要打破对一切相的执着,不让自己落在一个固定的观念上,如果有个观念在,心即被这个观念所缠缚,挣脱不出来,就无法自由,此心即被相所转。修行大乘佛法发大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也是要离相。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无上正等正觉,只是依本体而安立的假名。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凡夫俗子生活在各种相里,通过六根摄取外在尘相加以分别。尘相本来虚妄,在虚妄上再加以分别个对错好坏,所以更是妄上加妄。会修行的人,可以从六门中任选一门。比如观音菩萨选耳根圆通法门,听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涨潮的时候,耳根听了涨潮声音,潮水退去没有声音的时候,也听到了个没声音。耳根的闻性,没有跟着潮水的来而来,潮水的去而去。耳根的闻性是不动的,不住在任何的声音去来之上。同理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都不会因为外在尘相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应生无所住心,此心就是我们本来圆通的真心。不明此里,住相而求,则一个真心就分成了六用。明白不住相生心的道理,当下六用即返源,真心本性则现前,这个真心就是“应生无所住心”。真心现前,则大机大用,当体即空,不被一法所留滞。如果还是住哪怕是一点点的相,都不可以,如果你内心有所执着,就不是真的安住,就是心有所住即是非住。“非住”就是心无法安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佛在反复的强调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不可以住着在任何的相状之上,也不要求有所回报,要完全的离相而行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大乘佛法的精神就是能够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时候,克服自己的私心杂念,从小我转化成大我,从大我在过度到无我。这是心量逐渐打开的过程,心量不大,就不能利益一切的众生,因为总是在小我意识里面住相生心,在帮助利益众生的时候,也会有所选择,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大乘菩萨布施是不住任何相状,是绝对平等无私的境界。布施绝对无所求。“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佛继续来破除大家对一切法相的执着,在本经里佛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任何事情任何相都不能住,这其中也包括佛之身相。学佛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世间法能放下了,却又执着一个佛相,执着佛的相好庄严,如同阿难仰慕佛的相好而出家,不知此相也是成住坏空不可长久。众生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无论什么众生都是众缘和合而有,众缘不和合的时候就灭掉了,不能长久的存在。我们口里常说,修行佛法,度化一切有缘众生,往往就着了个度化众生的相。有时候空有一腔热情,因为智慧不够,定力不够,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没有多久,就被众生度走了。其实修行人,所度化的众生正是我们心内的众生。“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众生就是我们的烦恼妄想,外在的众生无非是我们心内的影相。对境生心,执为实有,早已经被众生度走了,何谈度化众生呢?佛来世间也无非是做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又哪里真有个众生等你度呢?所以修行佛法,最该修正的是自己,不要去修别人。观自在,就是观自己就自在,观别人就不自在!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对自己做了个评价:如来是说真话,实在话,老实话。好比有人讲话,会说:“我老实跟你讲啊,你别不信。” 就是这个意思。 如语就是离语言声音相的表达。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就是用如语在传递信息,不过只有迦叶尊者听懂了。不诳语就是不骗人,不异语就是不说两样的话。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大小经典浩如烟海,但是你细细的品味,佛真的说来说去,说的是一个事情。虽然一会说东,一会说西,都是因材施教,其根本目的是不异的,没有两个目的。佛给众生做了榜样。学佛也要按照这“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五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尽量心口合一,做个心地坦然的修行人。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佛告诉须菩提,我所证的这个法,无实无虚。无实就是说你不能认为我成佛以后有个法可得了,你须菩提上我这里跟着我学习,想指望我把得到的这个法在传给你,那你就错用了心思,如来这个法是无实相可得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不可以言传,你还不能说他没有,说没有呢,就掉落到空边,无虚就是还有个法,但是你如果说有个法,又落到有里面去了。说实也不对,说虚也不对,实和虚是对立法,所以佛就说个无实无虚。
佛在反复的强调布施的时候,要三轮体空。不可以住着在任何的相状之上,也不要求有所回报,要完全的离相而行布施。“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大乘佛法的精神就是能够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时候,克服自己的私心杂念,从小我转化成大我,从大我在过度到无我。这是心量逐渐打开的过程,心量不大,就不能利益一切的众生,因为总是在小我意识里面住相生心,在帮助利益众生的时候,也会有所选择,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的大乘菩萨布施是不住任何相状,是绝对平等无私的境界。布施绝对无所求。“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佛继续来破除大家对一切法相的执着,在本经里佛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任何事情任何相都不能住,这其中也包括佛之身相。学佛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世间法能放下了,却又执着一个佛相,执着佛的相好庄严,如同阿难仰慕佛的相好而出家,不知此相也是成住坏空不可长久。众生分为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无论什么众生都是众缘和合而有,众缘不和合的时候就灭掉了,不能长久的存在。我们口里常说,修行佛法,度化一切有缘众生,往往就着了个度化众生的相。有时候空有一腔热情,因为智慧不够,定力不够,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没有多久,就被众生度走了。其实修行人,所度化的众生正是我们心内的众生。“自性众生自性度”,自性众生就是我们的烦恼妄想,外在的众生无非是我们心内的影相。对境生心,执为实有,早已经被众生度走了,何谈度化众生呢?佛来世间也无非是做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又哪里真有个众生等你度呢?所以修行佛法,最该修正的是自己,不要去修别人。观自在,就是观自己就自在,观别人就不自在!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对自己做了个评价:如来是说真话,实在话,老实话。好比有人讲话,会说:“我老实跟你讲啊,你别不信。” 就是这个意思。 如语就是离语言声音相的表达。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就是用如语在传递信息,不过只有迦叶尊者听懂了。不诳语就是不骗人,不异语就是不说两样的话。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大小经典浩如烟海,但是你细细的品味,佛真的说来说去,说的是一个事情。虽然一会说东,一会说西,都是因材施教,其根本目的是不异的,没有两个目的。佛给众生做了榜样。学佛也要按照这“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五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尽量心口合一,做个心地坦然的修行人。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佛告诉须菩提,我所证的这个法,无实无虚。无实就是说你不能认为我成佛以后有个法可得了,你须菩提上我这里跟着我学习,想指望我把得到的这个法在传给你,那你就错用了心思,如来这个法是无实相可得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不可以言传,你还不能说他没有,说没有呢,就掉落到空边,无虚就是还有个法,但是你如果说有个法,又落到有里面去了。说实也不对,说虚也不对,实和虚是对立法,所以佛就说个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佛继续用打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住相布施和不住相布施的区别。住相布施,如人入于暗室,什么也看不到了。我们人啊,每天住在种种的相里,看着五彩缤纷的世界,随着境界流转,或喜或悲,而在佛眼里,我们不过是个睁眼瞎,因为真相由于幻象的阻碍,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幻象。幻象一变化,心随之而转,虽然有眼,等于无眼,真的开悟见性了,看到的就全是真相。在佛教有几句话说的很形象: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没有修行的人,看见山水就落入到山水的概念里。山什么样,水什么样,都有个固定的东西在,肉眼看到心随之分别,就迷失在山水里面,所见并非是真实相。好比经上说的“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是第二三句的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由于修行的力量,在看到山山水水的时候,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山水不是没有啊,只是山有山的缘起,水有水的缘起,各有各用。大千世界无一不是真心的显现,心真一切真,哪里有假呢?这时候放眼所见,就如同慧日朗照,可以见种种色了。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佛又对须菩提说了:“在将来世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如来以佛智慧对这个人受持功德全部了知。因为受持读诵皆是不住相,所以可以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其实说无量无边也只是一种方便说,因为我们凡人都是生活在有量有边的境界里,佛只能立个假名帮助我们感悟。无量无边是对有量有边来说的,凡是可以形容的都不对,一切法只有假的名字,没有实体可言。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这一品的品名是《持经功德分》。佛还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说明能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大到不可思议。
佛对须菩提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这是古印度对一天24小时的划分法。他们把一天分为三时,具体而言,初日分是0-8时,中日分是8-16时,后日分是16-24时。这句经文是说:“如果有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命不要命的布施,并且这种布施持续了无量劫,其结果怎样呢?“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信心不逆,就是相信佛所说的法是真实不虚的,是绝对的相信不怀疑,深信万法皆空的道理,能明白此心即佛心,不在着相而求。如果有人听闻了《金刚经》并信心不逆,他的福德胜过用生命布施无量百千万亿劫的功德。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尽管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命布施无量劫,但他还是有相有量的,而闻此经典信心不逆是无相无量的法门,有相有量怎能和无相无量比呢?
我们凡夫最看重的,不能舍的就是我们的身命了。钱财可以去捐点,但是让我们去捐献肝肾,捐骨髓,捐血液……乃至生命,恐怕就没有几个人可以痛快的做到了。佛在这里讲用身命去布施,并不是让我们真的不要命了,而是教我们去除我执。人活着不明白真理,每天忙忙碌碌,为了这个小我讨生活,活的很累。一旦明白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则这个五蕴假合的色身,就转化为成佛的法器,教化众生的工具,生活也就从此翻开崭新的篇章。
明白与不明白,就是修行的分水岭。真明白了,就像佛在此经中所说的那样“其福胜彼”,“闻此经典信心不逆”这样的功德即超越了无量劫以身布施的功德。更何况能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呢?功德更是大的不得了。书写、受持、读诵,都是佛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古代印刷术不发达,人们多用笔书写来保存经书,现在也有很多同修喜欢抄经。经书的文字,有很大的能量在里面,不管你是读经、抄经、讲经,还是思维经中的义理,那个高能量即刻及至,这是和古圣先贤直接在对话。所谓“近朱者赤,进墨者黑”,经常和圣贤通过文字交流,自然自己也很快会提升到圣贤的队伍里。假如一个人喜欢看情色暴力小说,那是个很低的能力场,也有加持力,会把人加持的萎靡不振,越来越猥琐,障碍越来越多。自己在这部经典里得到殊胜的利益,还发心来宣传这部经,让更多的人能够明心见性,这个就是大乘菩萨发心,他所得到的功德就可以称为无量了。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这段经文是佛对须菩提说,总而言之,这部经具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称量就是用称去称重,用尺子来丈量。这部经讲的是明心见性,心性是无形无相的,称量只能是对物质来说。有个量就不是最大,最大的就是无量无边。这么大功德的一部经,如来是为发大乘菩萨心和最上乘根基人来说的,是为发佛乘之人也就是发最上乘人说的。如果有这样的人,他不仅自己能受持读诵,并且为他人讲说《金刚经》。如来对于这样的人能够完全的知道,并且确信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都可以成就不可称量,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这样的人明心见性了。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样的人会在心中自然而然的升起责任感,并积极主动的去弘扬佛法,他有足够的力量,为佛正法在世间的弘传勇挑重担,他就是荷担如来家业的人。佛来世间的目的,就是来唤醒我们这些梦中人。《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佛虽然圆寂几千了,但是佛法依旧在,我们弘扬《金刚经》就是在代佛传法。《金刚经》讲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佛的般若大智就在这部经里面,我们能挑起这个担子,自然在将来也会得到佛的无上正等正觉。
刚才佛讲的是能受持读诵宣讲这部经的人,接下来说的是不能受持此经的人。“若乐小法者”中的小法就是指的小乘法。喜欢小乘法的人执著在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里,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法华经·方便品》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众生根器不同,所以佛才说种种方便法门来接引不同根基的众生。喜欢修行小乘法的人,即便是参加了法华会,也因不相信而退席,这就是善根因缘还不具足。因为不相信,自然不会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的义理。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在本品的结尾又一次宣说此经的重要,只要有《金刚经》所在之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供养。有经书所在之地,那就是佛的塔庙,一切的众生都应该恭敬礼拜围绕,用种种的香花来供养。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学佛心态好了,遇事不急躁了,然而随着定力的提升,考验却越来越大,经常会有个莫名其妙的事情,于自己不期而遇,躲都躲不掉。佛在这一品里就告诉了我们原因:“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里佛明确告诉大家,你现在无缘无故的让人轻贱了,是你上一辈子种了这样的因,欠人家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本来要堕恶道,因为持诵《金刚经》了,罪业就消灭了,也就是这个业障算是还上了。所以如果有人侮辱你,伤害你,你能接受,忍受,并明白空性之理,那你就赚了。你也一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你也能成佛。
这里佛明确告诉大家,你现在无缘无故的让人轻贱了,是你上一辈子种了这样的因,欠人家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本来要堕恶道,因为持诵《金刚经》了,罪业就消灭了,也就是这个业障算是还上了。所以如果有人侮辱你,伤害你,你能接受,忍受,并明白空性之理,那你就赚了。你也一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你也能成佛。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筹业而来,因为我们往昔世造的业因太多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学佛还好,顺风顺水,一学佛,倒霉事更是接二连三的不断。讨债的全来了,这说明我们有偿还的资本了,讨债的来了我们就要还债。当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应该从三世因果的观念来看问题,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我们学佛了,受持读诵《金刚经》,功德大到无可计算,那么多无始劫来的业因果报,重报轻受,让别人轻贱一下就算偿还了。这么大的利益我们怎能不感恩呢?哪里还会有怨恨啊!如果不修行,不知道罪业本空之理,果报来的时候,会实实在在的砸在身上,哭爹喊娘,果报来临的时候才知道疼。所以有一种说法“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为菩萨明白真相,他们担心埋下果报的种子,所以在因地就很小心谨慎。佛告诉我们读诵受持《金刚经》,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业障就是身口意所造就的果报,业障消除后就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成佛了。所以真修行人面对所有伤害,内心不该动嗔恨的念头,应生起感恩之心,感谢伤害我们的人来成就自己的道业,时刻检省自己的起心动念,令三业清净,才可以最终开启内心的般若智慧。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又用自己往昔世的修行,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作对比,来强调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利益之大。阿僧祇就是不可算计,或无量的意思,阿僧祇劫就是说时间非常非常久远。在那个时候,燃灯佛是释迦佛因地修行的老师。释迦佛在燃灯佛处修行,值遇八百四千万那由他诸佛。那由他的意思就是无穷的大,八百四千万也是个泛泛之数,来比喻其多,总之就是遇见了无数的诸佛,释迦佛都一一的供养承事。供养有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承事就是帮助这些佛做些弘法利生,庄严道场等种种佛事。中国有句话“入了宝山不要空手而归”。释迦佛也一样,值遇这么多的佛,自然会向这些佛请教法益,不会空空错过这么好的机缘。虽然释迦佛值遇了那么多佛,但是当初他在因地修行时依旧没有听闻到《金刚经》的空性之理。尽管他手脚勤快,谦虚好学,深得老师器重,尽心尽力,供养无数诸佛,无空过者,功德很大了。但是释迦佛却告诉须菩提:假若在末法时期,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这个人所得功德,和我供养诸佛之功德相比较,我所做的“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就是说佛当初供养无数诸佛的功德那么大,但是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相比,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无法计算,就算用比喻都比喻不出来。因为虽然供养无数诸佛但是他是有形有相的,不明白不住相的道理,所以还是有所求,是有限量的。而读诵受持《金刚经》是契合了真心本源,是无限量的。所以二者相比较,当然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各种计算都统计不出来,譬喻也说不出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接着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人在末法时期,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具实的说出来,有些人听了会以为佛也是在说大话了,会心生狂乱,狐疑不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信的情况呢?就是因为这部经的义理太深了,功德太大了,果报也太大了,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力。凡夫的特点就是生活在自己的认识里,超过了自己的认知范围,就开始怀疑,认为不可信。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善根不具足。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又用自己往昔世的修行,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作对比,来强调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利益之大。阿僧祇就是不可算计,或无量的意思,阿僧祇劫就是说时间非常非常久远。在那个时候,燃灯佛是释迦佛因地修行的老师。释迦佛在燃灯佛处修行,值遇八百四千万那由他诸佛。那由他的意思就是无穷的大,八百四千万也是个泛泛之数,来比喻其多,总之就是遇见了无数的诸佛,释迦佛都一一的供养承事。供养有四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承事就是帮助这些佛做些弘法利生,庄严道场等种种佛事。中国有句话“入了宝山不要空手而归”。释迦佛也一样,值遇这么多的佛,自然会向这些佛请教法益,不会空空错过这么好的机缘。虽然释迦佛值遇了那么多佛,但是当初他在因地修行时依旧没有听闻到《金刚经》的空性之理。尽管他手脚勤快,谦虚好学,深得老师器重,尽心尽力,供养无数诸佛,无空过者,功德很大了。但是释迦佛却告诉须菩提:假若在末法时期,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这个人所得功德,和我供养诸佛之功德相比较,我所做的“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就是说佛当初供养无数诸佛的功德那么大,但是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相比,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都比不上,无法计算,就算用比喻都比喻不出来。因为虽然供养无数诸佛但是他是有形有相的,不明白不住相的道理,所以还是有所求,是有限量的。而读诵受持《金刚经》是契合了真心本源,是无限量的。所以二者相比较,当然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各种计算都统计不出来,譬喻也说不出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接着对须菩提说,如果有人在末法时期,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所得到的功德,我如果具实的说出来,有些人听了会以为佛也是在说大话了,会心生狂乱,狐疑不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信的情况呢?就是因为这部经的义理太深了,功德太大了,果报也太大了,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力。凡夫的特点就是生活在自己的认识里,超过了自己的认知范围,就开始怀疑,认为不可信。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善根不具足。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本经开篇须菩提就代我们向佛请法:“云何应住?云何降服其心?”到现在三十二品《金刚经》过了一半,又回到这个问题上来。须菩提唯恐大家不能彻底明白《金刚经》不住相的道理,希望佛能再次引领大家深层次契入经中义理。再次重复发问:真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人,应该从何处下手?我们这个狂躁不安的心到底怎么样去降服?这个心应该安住在何处呢?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佛教常讲发愿,不仅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发愿,就是我们读经打坐念佛,也都需要发愿。为什么呢?人的惰性太大了,必须要用愿力,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不会修到最后茫茫然找不到目标了。学佛最大的愿就是成佛!这个大愿发出来,目标清晰,行动有力,纵然有很多的业障阻隔,也会在愿力的推动下一一克服。
佛对须菩提说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应该生这样的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也就是应该发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这里我们要注意,灭度众生可不是把众生在肉体上给灭掉。灭是灭掉众生内心的贪嗔痴种种欲望之火,灭掉由此产生的种种烦恼,把众生颠倒、妄想、执着的心度到清净无为的无余涅槃里得大自在。纵然是灭掉了一切众生到清净无为的涅槃,心里也不可以认为自己度化了很多众生。修行不是为自己而成佛,而是为了让一切众生得安乐,有这样的心就是菩萨发心。这是讲灭度心外的众生,心外众生指的就是当我们面对一切境界时,心不随境界转,而能转一切境界。接下来讲的是灭掉心内的众生,心内的众生就是对度化众生的执着。佛告诉我们尽管灭度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佛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讲佛菩萨很慈悲,这个慈悲不是世间人对相上的粘着,而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真心所幻现,彼即是此,此即是彼,度化众生即是度化自己。心内众生灭度则一切灭度,再做度化众生之事即是梦中佛事,水月道场。我们众生听经闻法后,自性智慧打开了,颠倒、妄想、执着,分别彻底地断除了,自己就解脱了,所以六祖大师也讲自性自度。如果我们自己不听经闻法,不修行,佛也没办法帮我们成佛。因此哪里有一个真实的众生等着我们灭度呢?如果认为有众生得度,即是落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里,只要有相就是执着,不能与空相应,落在有里,生死就不能了,那是“非菩萨”,也就是说不是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所以者何”,就是为什么呢?佛告诉须菩提: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更没有这样一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真悟道了,没有一法可以得,也没有一法可以舍,有舍有得还是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里面。佛接着问须菩提:“你认为我在燃灯佛那里,真的得到一个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吗?如果有法可得话,这个法一定是有形有相的,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须菩提回答佛说:“按照我对佛所讲之法的理解,佛在燃灯佛处,虽然了悟了诸法实相之理,却并没有得到一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东西。”佛听完须菩提的回答,很是高兴,对须菩提说:“就如你所说的,的确是这样。”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佛告诉须菩提:“我实在是没有一法可得,如果认为自己有个法可得,还是住在一个固定的相状之上。无一切法,才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为真的悟道了,万法皆空,光没有了,影也没有了,连我这个释迦牟尼都消失了,又哪里还会有个大彻大悟正等正觉啊!如果真的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那我的老师燃灯佛,也不会给我授记说我于将来世,可以修成佛果,号释迦牟尼。”授记就是古佛对弟子悟道的一种预言,告诉弟子你在什么时间将成佛,佛号是什么。佛不会乱授记,本身必须是悟道诸法空性之理才可以,做为释迦佛的老师,燃灯佛非常清楚释迦佛所证到的境界,所以才会给予授记:“汝于来世当的作佛。号释迦牟尼”。
“所以者何”,就是为什么呢?佛告诉须菩提: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更没有这样一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人。真悟道了,没有一法可以得,也没有一法可以舍,有舍有得还是落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里面。佛接着问须菩提:“你认为我在燃灯佛那里,真的得到一个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吗?如果有法可得话,这个法一定是有形有相的,他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须菩提回答佛说:“按照我对佛所讲之法的理解,佛在燃灯佛处,虽然了悟了诸法实相之理,却并没有得到一个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东西。”佛听完须菩提的回答,很是高兴,对须菩提说:“就如你所说的,的确是这样。”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佛告诉须菩提:“我实在是没有一法可得,如果认为自己有个法可得,还是住在一个固定的相状之上。无一切法,才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为真的悟道了,万法皆空,光没有了,影也没有了,连我这个释迦牟尼都消失了,又哪里还会有个大彻大悟正等正觉啊!如果真的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法,那我的老师燃灯佛,也不会给我授记说我于将来世,可以修成佛果,号释迦牟尼。”授记就是古佛对弟子悟道的一种预言,告诉弟子你在什么时间将成佛,佛号是什么。佛不会乱授记,本身必须是悟道诸法空性之理才可以,做为释迦佛的老师,燃灯佛非常清楚释迦佛所证到的境界,所以才会给予授记:“汝于来世当的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为什么呢?如来就是一切法的真实义,这一切法就包括世间所有的现象,不是某一个现象叫佛法,另外一个现象就不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如”是一切现象的本体,也就是我们的法身,它无形无相,无形无相还不能说他没有,他的的确确存在,没有了本体,一切现象也就无从安立。如来的“来”就是表现相。本体无形无相,要靠现象而显现作用,就如镜影,二者须臾不离,说镜的当下就是影,影的当下就是镜。世间人执影忘镜,小乘人执镜忘影,都是偏于一端,不得究竟,只有如来能够知空知有,显空显有,于任何境界而无有障碍。果真明白此理,一切法都是无边妙用,随手拈来一物皆是如来智慧法身珍藏。此就是诸法如义的真实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只是方便大家的修行,安个无上正等正觉的假名。须菩提,其实真的悟道了,是没有一个法可得的,更不会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东西。”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定要空掉一切法,也就是离相。佛又担心我们落入空,所以接着对须菩提讲,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于是中无实无虚”。实虚是相对的,“无实无虚”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见性的当下,就是全体的显现,性相一如,空有不二。你不能说我没有得到一个法,那样是落于空了,你也不能说我得到一个法,那样就落于有了。既不是空,也不是有,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我所说的一切法,是随顺世缘安名立相,其实去掉这些名相,是没有一法可得的。”执着了就有,不执着就空,学佛修行贵在能破除固有的对名相的执着,不落两边。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那只是方便大家的修行,安个无上正等正觉的假名。须菩提,其实真的悟道了,是没有一个法可得的,更不会得到一个叫无上正等正觉的东西。”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定要空掉一切法,也就是离相。佛又担心我们落入空,所以接着对须菩提讲,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于是中无实无虚”。实虚是相对的,“无实无虚”就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见性的当下,就是全体的显现,性相一如,空有不二。你不能说我没有得到一个法,那样是落于空了,你也不能说我得到一个法,那样就落于有了。既不是空,也不是有,非空非有的当下即空即有,所以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我所说的一切法,是随顺世缘安名立相,其实去掉这些名相,是没有一法可得的。”执着了就有,不执着就空,学佛修行贵在能破除固有的对名相的执着,不落两边。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对须菩提说:譬如说人身长大(长大是指又高又大的一个人)。佛刚说出人身长大,须菩提马上说:“如来所说的人身长大,并非是真正的大身,而只是一个假名的大身而已。真正的大,要无相,否则再大也是有量的,真正的法身无形无相,怎么可以拿出个具体的形象来形容呢。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佛听须菩提说完,对须菩提说,菩萨也是深明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会在帮助了别人,做了好事的时候,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多么的伟大。即便是灭度了所有的众生,也不会生起“我度化了这么多众生”的念头,因为他已经超越了能度所度的对立,人我的执着,心里没有一点的自私自利思想。如果说我度了无量众生,那就是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无有法可得才是菩萨,也就是说觉悟一切法空才可以称为菩萨。有法可得,就有了人我众生寿者之相,就又落入有里,和凡夫没有两样,所以佛说一切法没有人我众生寿者四相。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接着告诉须菩提说:如果一个菩萨说我将来成佛以后,要把自己所成就的国土,铺上黄金,装饰上七宝,种上种种的道场树,我要好好的庄严佛土,那这样的人,他也不可以称为菩萨。佛说的庄严佛土,是庄严我们内心的佛土,去掉烦恼习气,让灵明不昧的觉性时时现前就是在庄严佛土,是让我们在心性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相上下功夫。说我在庄严佛土,那就是在著相。连庄严净土的名都没有,当体即空,那才是真庄严。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执着的认为真有一个佛土等着我们去庄严,佛所说的一切法,皆是方便法,为了引导众生,而安立庄严佛土的假名,如果认假为真,就错解了佛意。
佛接着告诉须菩提说:如果一个菩萨说我将来成佛以后,要把自己所成就的国土,铺上黄金,装饰上七宝,种上种种的道场树,我要好好的庄严佛土,那这样的人,他也不可以称为菩萨。佛说的庄严佛土,是庄严我们内心的佛土,去掉烦恼习气,让灵明不昧的觉性时时现前就是在庄严佛土,是让我们在心性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相上下功夫。说我在庄严佛土,那就是在著相。连庄严净土的名都没有,当体即空,那才是真庄严。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执着的认为真有一个佛土等着我们去庄严,佛所说的一切法,皆是方便法,为了引导众生,而安立庄严佛土的假名,如果认假为真,就错解了佛意。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我法”就是说无我相无法相,众生一切的执着都源于有我。古人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当然无我不是说这个身体不要了就是无我,真正的无我是完全的空掉身体的觉受,比如疼、涨、麻,这些现象在做功夫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有这些觉受,就是提醒你,你还有这个身体啊,你还有我在,还不能完全空掉。这样就达不到古代禅师“将头迎白刃,犹如斩春风”的境界。不仅仅是身的觉受是空,心理上也要不执着这个四大幻身为我,如果菩萨通达了实无有法可得,没有我执法执,如来说这样的人才是真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此品标题为一体同观。一体同观就是相虽然千差万别,但本源是一样的。站在本源上看世界之万相,差别相即完全消失,称之为万法归一。归一就是回归到那个本体。佛是彻底的证悟了本体,知道一切众生于佛本体相同,从而升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不辞辛劳,救度一切众生。
本经中所讲的五眼,都是依本体而起的相用。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须菩提回答:是的,如来有肉眼。肉眼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眼睛,这个眼睛是有障碍的,有视力的范围。太远了看不到,遇到障碍物也不能透视。佛的化身也是四大假合之体,当然也有肉眼。肉眼在佛学名词里称为眼根。
佛又接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天眼不”。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天眼顾名思义就是天人的眼睛。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而来,比如说天人;另外一种就是自己辛苦修行得来的。天眼就有了透视的功能,隔墙能看物。比如说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那律就被称为“天眼第一”。由于阿那律贪著睡眠,被佛所呵斥,于是阿那律精进修行,由于过度用功,眼睛瞎了。后来佛传授其金刚照明三昧,不久即得天眼通。阿那律的天眼不仅仅能看见西方极乐世界,还能看到地狱里的种种情形以及三千大千世界,哪个星球上的事情都可以看的到。虽然天眼这么厉害,但是这些神通对悟道来说没有什么关系。
佛又问须菩提:“如来有慧眼吗?”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慧眼是勤修戒定慧而成就的,依眼睛而起作用,有慧眼的人一定是开了大智慧。普通人眼睛所见,心即分别,慧眼是浅位菩萨之眼,一见就知道事情的真相,观一切法皆空。这个慧,已经是定慧等持的状态,有了很大的力量。能够自我依照慧力,而纠正自己的偏差,没有慧力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就是改正不了。
佛又问须菩提:“如来有法眼吗?”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法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法眼则是深位菩萨之眼,观一切众生平等。众生不是没有,只是不真实,知幻的当下归于空,小乘圣人就是落在这个空里出不来。真正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才叫空,佛门讲的空是真空不空,从空里能见到妙有,才能避免越修佛法越消极,到最后什么事情都不做了。法眼如炬,可以照见一切世出世间缘起差别之相,对一切众生的根基,宿世所修的法门,都一清二楚,方便度化众生。
佛问须菩提:“如来有佛眼吗?”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佛眼就包括了前面的四眼但是又胜超于四眼。不仅仅是照见五蕴皆空,诸法平等,而且本身具有慈悲之力,念念不舍一切众生。佛观众生因为无明力驱使,住于四相,轮回不止,于是不住涅槃,于六道中随缘度化众生。
以上讲的就是佛教的五眼,这五眼从金刚经的宗旨来说,也是诸眼空相了不可得,一眼即具其他四眼之用,佛之所以五眼具足就是因为他同体大悲。我们普通人,和佛一样也五眼不缺,只是因习气障碍,不能显发,没有办法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一旦习气去掉,一样大放光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说完了五眼,佛接着问须菩提:“你认为恒河里的沙子。在佛的眼里是沙子吗?”须菩提老实回答:“当然是沙子了。”有时候我们会打妄想,把佛想的高不可攀,其实佛很平实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不像现在有人学佛了以后反而不会正常说话了,你问他从哪来,他开口就“我无所从来”,实在不知这佛是怎么学的。不要认为佛来到这个世界,他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都没有,身体所感受到的和我们也不一样。在这句经文里,佛肯定的告诉大家,佛眼里的恒河沙也是沙子,不是因为我是佛,这个沙子就变成馒头能吃了。同样是面对沙子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开悟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心态不同。开悟的人看过就看过了,心无挂碍,而普通人则是见什么执着什么,贪心重了就想占为己有。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须菩提。你认为恒河里所有的沙子的数量很多吧,如果一粒沙子代表一个世界,那么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恒河中的每一粒沙子都代表一个佛世界。照此计算,佛世界多不多呢?”须菩提答:“当然很多,世尊。”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宇宙中有无量的世界,这是佛用前面所讲的五眼观察所得。每一个佛世界都有一尊佛在教化,这些佛世界,是无穷无尽的,甚至和我们现在的世界都是层层重叠,丝毫没有分隔,只是众生心眼被贪嗔痴所遮蔽,看不到而已。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对须菩提说,在所有的国土里,有无量的众生,每个众生都有个自己的想法,对于每个众生的心如来全部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彻证了万法之本源。一切众生的本源是一样的,这个一就好比是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彻世界的一切万物,有个灰尘都不会落下。每个众生的心,都是妄想颠倒而来,也都是有形有相的。只要有形有相,就一定会在这面镜子上留下影像。镜子就好比是主人,家里来了什么客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哪里会不知道啊!众生心皆非真心,都是自以为是的妄执之心。众生就是生活在这种妄心构筑的世界里,每天自己欺骗自己。所以佛针对众生这种连续不断的妄心开示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三世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代表了轮回,有时间就有空间,有空间就有万法。一个人老了喜欢回忆过去,心一下子就住到过去的情景里,在宿生旧业里打滚;或者一念回到当下的生活状况中;或者一念展望未来,想的悲观,就垂头丧气……众生就是让这三种心支配着,生活在自己认知的世界里。佛告诉我们这三种心皆是非心,都是妄想,了无实性可得。正是有了这三种心,才让自己清净自性蒙尘。我们明白了一切法无所得,过去的妄想颠倒执着不可得,现在的妄想颠倒执着不可得,未来的妄想颠倒执着不可得。当体即空,佛性就会显现出来了,没有了妄想、颠倒、执着,就没有了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了人我众生寿者的分别,当然也就没有了痛苦烦恼等等。所以我们修行就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归于一念清净心里,这一念心清静就是佛。
本经中所讲的五眼,都是依本体而起的相用。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须菩提回答:是的,如来有肉眼。肉眼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眼睛,这个眼睛是有障碍的,有视力的范围。太远了看不到,遇到障碍物也不能透视。佛的化身也是四大假合之体,当然也有肉眼。肉眼在佛学名词里称为眼根。
佛又接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天眼不”。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天眼顾名思义就是天人的眼睛。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而来,比如说天人;另外一种就是自己辛苦修行得来的。天眼就有了透视的功能,隔墙能看物。比如说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阿那律就被称为“天眼第一”。由于阿那律贪著睡眠,被佛所呵斥,于是阿那律精进修行,由于过度用功,眼睛瞎了。后来佛传授其金刚照明三昧,不久即得天眼通。阿那律的天眼不仅仅能看见西方极乐世界,还能看到地狱里的种种情形以及三千大千世界,哪个星球上的事情都可以看的到。虽然天眼这么厉害,但是这些神通对悟道来说没有什么关系。
佛又问须菩提:“如来有慧眼吗?”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慧眼是勤修戒定慧而成就的,依眼睛而起作用,有慧眼的人一定是开了大智慧。普通人眼睛所见,心即分别,慧眼是浅位菩萨之眼,一见就知道事情的真相,观一切法皆空。这个慧,已经是定慧等持的状态,有了很大的力量。能够自我依照慧力,而纠正自己的偏差,没有慧力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就是改正不了。
佛又问须菩提:“如来有法眼吗?”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法眼,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法眼则是深位菩萨之眼,观一切众生平等。众生不是没有,只是不真实,知幻的当下归于空,小乘圣人就是落在这个空里出不来。真正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才叫空,佛门讲的空是真空不空,从空里能见到妙有,才能避免越修佛法越消极,到最后什么事情都不做了。法眼如炬,可以照见一切世出世间缘起差别之相,对一切众生的根基,宿世所修的法门,都一清二楚,方便度化众生。
佛问须菩提:“如来有佛眼吗?”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佛眼就包括了前面的四眼但是又胜超于四眼。不仅仅是照见五蕴皆空,诸法平等,而且本身具有慈悲之力,念念不舍一切众生。佛观众生因为无明力驱使,住于四相,轮回不止,于是不住涅槃,于六道中随缘度化众生。
以上讲的就是佛教的五眼,这五眼从金刚经的宗旨来说,也是诸眼空相了不可得,一眼即具其他四眼之用,佛之所以五眼具足就是因为他同体大悲。我们普通人,和佛一样也五眼不缺,只是因习气障碍,不能显发,没有办法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一旦习气去掉,一样大放光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说完了五眼,佛接着问须菩提:“你认为恒河里的沙子。在佛的眼里是沙子吗?”须菩提老实回答:“当然是沙子了。”有时候我们会打妄想,把佛想的高不可攀,其实佛很平实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不像现在有人学佛了以后反而不会正常说话了,你问他从哪来,他开口就“我无所从来”,实在不知这佛是怎么学的。不要认为佛来到这个世界,他眼里看到的就是什么都没有,身体所感受到的和我们也不一样。在这句经文里,佛肯定的告诉大家,佛眼里的恒河沙也是沙子,不是因为我是佛,这个沙子就变成馒头能吃了。同样是面对沙子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开悟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心态不同。开悟的人看过就看过了,心无挂碍,而普通人则是见什么执着什么,贪心重了就想占为己有。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须菩提。你认为恒河里所有的沙子的数量很多吧,如果一粒沙子代表一个世界,那么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恒河中的每一粒沙子都代表一个佛世界。照此计算,佛世界多不多呢?”须菩提答:“当然很多,世尊。”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宇宙中有无量的世界,这是佛用前面所讲的五眼观察所得。每一个佛世界都有一尊佛在教化,这些佛世界,是无穷无尽的,甚至和我们现在的世界都是层层重叠,丝毫没有分隔,只是众生心眼被贪嗔痴所遮蔽,看不到而已。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对须菩提说,在所有的国土里,有无量的众生,每个众生都有个自己的想法,对于每个众生的心如来全部都知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彻证了万法之本源。一切众生的本源是一样的,这个一就好比是一面镜子,镜子可以照彻世界的一切万物,有个灰尘都不会落下。每个众生的心,都是妄想颠倒而来,也都是有形有相的。只要有形有相,就一定会在这面镜子上留下影像。镜子就好比是主人,家里来了什么客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哪里会不知道啊!众生心皆非真心,都是自以为是的妄执之心。众生就是生活在这种妄心构筑的世界里,每天自己欺骗自己。所以佛针对众生这种连续不断的妄心开示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就是三世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代表了轮回,有时间就有空间,有空间就有万法。一个人老了喜欢回忆过去,心一下子就住到过去的情景里,在宿生旧业里打滚;或者一念回到当下的生活状况中;或者一念展望未来,想的悲观,就垂头丧气……众生就是让这三种心支配着,生活在自己认知的世界里。佛告诉我们这三种心皆是非心,都是妄想,了无实性可得。正是有了这三种心,才让自己清净自性蒙尘。我们明白了一切法无所得,过去的妄想颠倒执着不可得,现在的妄想颠倒执着不可得,未来的妄想颠倒执着不可得。当体即空,佛性就会显现出来了,没有了妄想、颠倒、执着,就没有了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了人我众生寿者的分别,当然也就没有了痛苦烦恼等等。所以我们修行就要把过去、现在、未来,归于一念清净心里,这一念心清静就是佛。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此品标题为法界通化分,法界就是迷惑颠倒。有心就有法界,无心就没有法界。真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只是一念迷而不觉,则十方法界历历在目;一念悟则大地无寸土。何来法界?通化就是十方法界融化于一心,般若智慧之光无所不在。
在上一品,佛讲到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心不可得。唯恐众生听完后不能深解经义,而落入到消极的空无里面,认为福慧也不必再修了,都是空了,修不修都是一样,费那力气干吗啊?这是人修行常常犯的一个毛病,甚至于会认为自己无修无证了。如果不尽快调整这种心态,势必会因此而着魔,所以佛在这品经文里,再次告诉大家无为福的殊胜。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先从世间福报来说,人来这个世间就是带着福来的,没有一定的福也来不到这个世间。一个人身心健康,经济充裕,开朗乐观,积极向上,都是有福气的表现。别看这些不起眼,但也都是我们累世修来的,并不是只有信佛人在修行,世间每一个人都是在修行。在世间生活,没有福报,逆境就会很多,这样修行就会受到相应影响。比如没有经济基础,就得每天为一日三餐奔波劳碌,哪里还能静心来听经闻法,更谈不上弘扬佛法了。前面我们讲过阿难就是看到佛的三十二相好庄严,生起要跟随佛学习的心而出了家,被接引进佛门。这三十二相就是佛修来的福。生于世间,世间洪福不可少,但是洪福过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福报太大了,每天衣食无忧,没有一点的苦,就会贪恋世间享受,不容易生起出离心,所以福报大也是修行的障碍。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世人凭着这个因缘得福多不多呢?”一切法的生成,都依赖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因缘。因是指引生结果的直接原因。缘是指由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如一朵盛开的花,其种子就是“因”,使种子发芽、成长到开花所不可缺的水分、阳光、土壤等,就是“缘”。换句话说直接主要条件为因,间接次要的为缘。在这句经文里的因缘,就是以不住相心为因,七宝做缘。说是七宝,但布施的时候,连七宝的概念也没有了。说七宝为因也对,因为都是不住相,以无所得的心而行布施,已达到了三轮体空。布施的人,布施的物,接受布施的人之间,此即是彼,彼即是此,互为因缘。所以当佛问须菩提“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多呢?”须菩提肯定的回答:“能这样用三千大千世界的财宝去布施的人,他将来得到的福报,实在是大的不得了啊!”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对须菩提说:“如果说福德真的是实有的话,那我也不说福德很多了。所做一切布施都不住于福德之相,所以如来说得福德多。”世间人都希望自己有房有车,身体健康,儿孙满堂。都希望荣华富贵,充满各种美好的愿望。但是生活在世间,尽管很努力的去争取,不如意事却十之八九,所以就有了求不得苦。即便真求到了,因为这些东西本身就是虚幻无实性的,因此求到了也把握不住,早晚都会失去。我们世人就活在自己构筑的虚幻的三心境界里,即便是做些布施的好人好事,也是站在有所求,有所得的立场上。为了这些幻有,蹉跎了我们多少的岁月啊。佛门讲看破放下,就是讲看破三心的虚幻,看破和放下是同时的,看破的当下即是放下,看不破就是迷,就是住相,看破就是悟,就是不住相。迷悟一念间,悟则真心遍及一切处。如果我们以无所得的心来修行,在不住相上下功夫,个个都可以成佛了。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这一品标题是离色离相分。众生执着外在的色相,住相而求,认假做真,不了自心本来是佛。离色离相,就是让我们不要在相上去做文章,哪怕是佛的三十二相好,也不可以认为是实有。
具足色身是指圆满报身佛的总相,也就是三十二相。佛有法报化三身,只有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我们修行讲明心见性,就是指见到无相的法身,报身和化身,都是有形象可见。化身是指我们普通人可见的形象。本经开头所说的佛的形象比如托钵,乞食,洗足,打坐等就是佛应化身在娑婆世界的示现。报身佛则是初地以上菩萨可以见,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身量广大庄严,寿命无量数劫。此品经文所讲的具足色身指的就是圆满报身所现的三十二大人相。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佛可以具足色身见吗?”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意思是说:“不可以的。世尊。如来不可以从圆满庄严的色身见到。”金刚经的特点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很多同修,信佛了,在梦里经常梦见佛相,有的在打坐的时候,也可以看到幻化的佛相。我也曾经经历过,有次在闭关的过程中,贪求境界,想见佛。此念一起,则在幻境之蓝天白云上,一尊佛赫然而立。其实哪里是佛来了,分明就是魔啊!这些幻境还没有脱离意识心的范畴,是因为自己心起了贪求,有其心必有其影,是意识心在那里玩弄光影。如果我们知道是自己心所幻化,不去执着,就不会认假做真,走上着魔的道路。在修行过程中,不仅仅是色相不可以执着,任何相都不可以执着。声、香、味、触、法等有一点点的执为实有,起了贪著之心,都会给魔以可乘之机。真正的具足色身是无相的,佛说具足色身,就是没有一切色身之相。体悟到相不可得,那才是真正的具足色身,所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讲个公案以助于大家理解。宝积禅师预知时至,召众弟子来面前。禅师问:“你们有人能画出我的肖像吗?”弟子们就纷纷找来笔墨纸张来描画禅师的色相。画好后呈给禅师看,禅师看完了,就摇头,说:“画的都不趁心。”这个时候呢,有个叫普化的弟子站出来说:“我能描画。”禅师说:“既然你能画,那为什么不描画给我看?”普化禅师尊师之命,折个筋斗就翻出去了。禅师微笑着说:“这个家伙将来要撒疯癫狂一样的去来。”说完就圆寂了。这是禅师临走的时候,给大家出个考题,普华禅师的动作,好比六祖慧能临圆寂的时候,众人皆住在了离别之相上哭泣,只有神会深明本无来去之理,没有任何的哀伤情绪表露出来一样。普华禅师表达真相的方法是翻个筋斗出去了。但是这个筋斗不可以执着为实有,认为翻筋斗是佛法了,那和画禅师相貌之人也就沦为一个境界了。法无定法,如果普华禅师把鞋脱下来放头上,宝积禅师也是一样会认可。
在此品经文里,佛唯恐末法时代的众生,把佛的圆满三十二相当做定法,认为只有这样才是佛。为了破除我们著相的习气,告诉我们如果想见如来,绝对不可以用外在的相来看。如果我们执一非余就如同井底之蛙,把小小的井口那么大的地方当做了辽阔的天空,便看不到更多殊胜美妙的风景了。所以修行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得少为足。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跳出自己固有的知见,才不辜负佛在这部经里反反复复的“善护念,善付嘱”。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刚才讲了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现在佛继续问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吗?”这个具足诸相指的是圆满报身佛的别相,就是一相里也具足了无量的相好。此句经文之如来是指的佛的法身。法身无形无相,是离于任何的相状,不管是佛的“具足色身”,还是“具足诸相”,都是有生有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现象都是依照法身而起。没有法身,则谈不上有报身和化身。修行就是要直接契入到无形相的法身,就能明了自身是佛,然后依法身而起修,即是悟后起修,不会再迷失方向了。这几句经文就是破佛身相的执著。
所有的相从哪里来?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心就没有相。慧能大师,看到两个沙弥在争论风动还是幡动?就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大千世界就好比是个万花筒,你一摇晃,就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样子来。宇宙的形成也是一样啊,人心一动,大千世界无量国土重重叠叠展现出来,究其根本是我们的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啊。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在所变现的相上来下工夫,否则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只有回光返照,空掉一切相,去体认那个如如不动的清净自性,这个才是我们的真实面目。如来说诸相具足也只是立个假名,方便说而已,所以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我们知道,佛从三十五岁悟道以后,讲经说法四十五年,到八十岁的时候入涅槃。给后人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不仅仅是佛教信徒的至宝,也是全人类乃至所有有情众生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经书,是佛灭度以后,由阿难尊者口述,然后其他阿罗汉共同认可通过。可是在本品经文里,佛竟然把白纸黑字记录的自己所说的法,全部推翻了,不承认了,还对须菩提说:“你千万不要认为我曾经说过什么法,如果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那是谤佛啊,要下地狱的。因为这样的人不能理解我所说的法的真实义。”佛所说的法是指月之“指”,目的是由“指”而见到月亮。不明究竟的人,就每天执着在经文的文字上,把佛法当成定法,反而是得指忘月,不知道佛讲法是随机而说。因病给药,病好以后,再执着个药,舍不得放下,就是法执,有执着就不能解脱。此品经文名为非说所说分,意思就是要破除人们对佛所说法的执着。如果不明白佛所讲的法文字里蕴含之理,而只是从佛讲法的表面声音文字上来理解,就会被声音文字所转,形成所知障,所知障就是因法执而起。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句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真说法者,是无一法可说的。因为我们的真心离语言相,离心缘相,离文字相。一切的语言文字,都是对真心的形容,但不是真心本身,真心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六祖慧能大师说:“我不懂佛法。” 赵州禅师也说:“老僧不住明白里。” 他们是真正明白了佛法的内涵。如果说懂佛法,那就意味着还有个能懂的佛法,如果说老僧明白,那就是说还有能明白的东西在,这样就不究竟。不把懂和明白剿杀干净即是拖泥带水,法执不除,难见青天。
在佛教有个著名的拈花微笑的公案。 一日佛在灵山会上讲法,好半天也不开口说话,忽然佛拿起面前的一朵金婆罗花,神色安祥,大家都不明白什么意思,面面相觑。这时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看到后即说:“我有正眼法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不立文字,微妙法门,付于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的由来,迦叶尊者由此也成为禅宗的初祖。世尊拈花就是在说法,是用如语在表达,此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什么与会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在搞什么名堂呢?因为大家把佛讲法的方式定位在了语言声音上,而佛临时换了个教学方式,就不知道这也是佛在无声说法。这个教学方法只有迦叶尊者一个人听懂了,这也证明禅宗也的确如《六祖坛经》所说,是上上根人所修。佛讲的千经万论,最终的指相都是这个涅槃妙心。不是让学佛人在经论文字上越缠越紧,假如你在语言文字上越缠越紧就偏离了学佛的方向。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尔时就是这个时候。慧命须菩提,大家注意这里在须菩提前面加了两个字“慧命”。佛经每个字都有意义,不能轻易的就放过去。我们一般常说法身慧命,就是指我们智慧的生命,它是离于一切相而显发的永恒大身所成就的般若妙用。此时的须菩提,在佛循序渐进的破除引导之下,完全明白了自性本空,开启了自身本具的慧命,这个时候自然能承担起延续佛法慧命的责任。所以在此称为慧命须菩提。须菩提虽然自己完全相信了佛讲的所说无说的道理,但是他又担心末法时代的众生不理解,就继续为大众请法。他对佛说:“恐怕您讲的这个理太深了,在末法时期的众生,离佛已远,仅仅凭借经书上所写的道理,能真正的毫不怀疑的相信吗?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佛听完了须菩提所问,唯恐须菩提落入到佛与众生的分别。就对须菩提说:“你刚说的那些众生。其实他们既是众生又不是众生。为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还没有得到证悟的佛,但是还不得不称他们为众生。因为虽然他们现在听经闻法,于法也能升起信心,但毕竟还在迷惑颠倒之中,所以随顺世缘称呼他们为众生。”众生是什么呢?众缘所生,名为众生。血、肉、筋、骨这些众缘和合再加上情识的注入,就形成了有情众生。在十法界里,除了佛以外,都称之为众生。这些四大组合而成的身躯,本身就是幻而不真,随缘变化。同一个众生可能上生为天身,今生为人身,下生为马身,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身体属于自己。我们如果能一念反观,照见那个不变不动本性,那众生即是佛了。从佛眼里看一切的众生,哪里有什么众生不众生的,没有分别,一切法都是平等一如,只是随顺世缘,安名立相,假名为众生。所以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在此品经文中,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是无所得呢?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得到一个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东西。此时的须菩提已经见性了,因为在前面佛已经分别破斥了须菩提对佛相,众生相、法相的执着。到了现在,须菩提已经是空空如也了,对佛在前面所讲之法完全相信没有丝毫的疑惑。彻底明白了佛证的无上智慧,其实什么也没有,是无所得,有此一问实际是就是请佛给予印证。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经写过一首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清净自性纤尘不染,有一物都不是!
禅宗二祖神光法师,性情旷达,博览群书,善谈妙理。听闻达摩大师携诸佛心印东来弘法,在嵩山上面壁入定,不言不语,就前往请教。神光问:“诸佛所传的心要法义能对弟子开示吗?”达摩说:“这是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的。”
神光闻言,静默了一会。对达摩大师说:“我的心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
达摩说:“把心拿来,我给你安。”神光反省了很久,说道:“觅心了不可得。”达摩大师回答到:“我已经给你安完心了。”神光当下豁然而悟。成为东土禅宗的第二祖。
当我们心烦躁不安的时候,也可以去做这样的观想,去找一找那个能拿的出来的心,到底在何处?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回答须菩提:“正如你所说的这样啊。我虽然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在所证得的那个境界里,确实没有一法可得的,连一丝毫的法都没有。既然无所得,自然也不会有所失。无得无失,无喜无悲,只是安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假名而已。”
一天,释迦佛拿了一颗随境变色的珠子给五方的天王看,问他们道:“这个珠子是什么颜色呢?”五方天王各说不一,有的说青色,有的说黄色,有的说蓝色,有的说红色,还有的说白色。世尊把珠子藏在袖子里,再把手伸出展开,问道:“这个珠子什么颜色呢?” 天王们说:“师尊。您手里连珠子都没有,又哪里来的颜色呢?”世尊感慨的说:“你们真是颠倒了!我把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各说青黄兰红各色不同。现今我把真的无上宝珠给你们看,你们却难以得见。“听完之后,五方天王一下就明白了。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领悟佛理不可停留在表面,应当穿透外层究其本质。对于我们修行来说,“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才是真的功夫。有丝毫的法可得,都是着相,着相就不能究竟解脱,所以我们要真修行就必须离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这品标题名为净心行善分,净心的标准很高,如果不明理一般人是很难做的。比如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会着相,有帮助的人,有所施的物,有被帮助的对象,很难做到三轮体空。虽然不求世间福,但是也难免会追求个功德相,甚至于在行善的过程里,分别对待。有的还专门挑些功德大的做,功德小的就不做,这样虽然也是行善,但达不到净心的标准。究其根本是对佛所讲法的真实义没有真正的明白。
佛在经中告诉我们,净心行善的标准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平等从哪里来说呢?我们凡夫眼中的世界:大地有高山,有平原,人也有高矮胖瘦,贫富贵贱……整个世界所呈现的相千差万别。但是在悟者眼里没有分别,“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为悟者的心是平等的,在悟者心里流露出的一切法,都是平等法,普施一切众生法雨甘露。但因众生根基不同,理解起来就有差别。把佛讲八万四千法门,变成了不平等法,甚至有的互相攻击,宣说自己才是正宗佛法,根本原因是众生心不平等,不是法的原因。心平则大地一切皆平。我们修行就是修心,只有把这个心修的清净无染,才算是抓住了根本,才可以称之为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究竟应该怎么修才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呢?佛在这句经文里说的很清楚,修行一切的善法,要不住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即可得无上正等正觉。不住四相是讲本体,但是仅仅不住相,难免会落于空寂,修行要知道随缘妙用,否则修成了一潭死水,般若智慧则难以升起来。
修行人对一切的境界不动摇,在一切事情上不染着,念念清净。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广为说法,令众生觉悟,这就是修一切善法,能做此行即可得无上正等正觉。
善法有世间善法,一般指五戒十善;还有出世间善法,那就是三学六度。但这些善法也仅仅是佛教化众生的方便法,不可以执着为真实有,只是随顺世间因缘,安立种种假名而已。所以说:“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品标题名为福智无比分,福和慧是修行的两种资粮。我们今生能得人身,衣食无忧,还能听闻佛法,遇善知识,都是上一世所种下的善因。上一世如果没种下善因,今生不要说修行,就是连得个人身都不容易。即便得了人身,因为福智不具足,也会不信佛法,和善知识擦肩而过。此品福智无比,这个无比两个字,是说没有对立了,超越了一切的有形象的物质现象,而直达本体实质。真心广大无边,于其体上所显现的一切相也同样是无量无边。
上一品讲了若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需要不住四相,而广修一切善事。在本品经文里佛继续通过给大家讲解住相布施的有为善法,和不住相受持读诵金刚经所得福德的对比,引导大家从有为法向无为法过度。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佛法讲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包含了一百亿个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都有一个须弥山王。须弥山又叫妙高山,此山是一小世界的中心。佛经常用须弥山来打比喻,形容很大,大到无法形容了,就说有须弥山那么多。现在有一个人,集聚了须弥山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如是等”的意思就是等于须弥山那么多的财富。用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布施,我们想想这个福德有多大?不用说,完全超过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所得的福报无法形容,简直大的不得了。那又怎么样呢?往下看经文: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段经文就是佛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能以此《金刚经》全经的义理,或者仅仅是经中的四句偈,来受持读诵,并且为他人讲解《金刚经》,所得到的福德,和用三千大千世界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布施相比较,用布施七宝所得的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于用计算机也算不过来二者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了。这里佛强调了受持读诵,讲解《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的功德。用住相布施的功德来和持经功德做比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无住相修行的重要。
我们有的人即便是布施二十块钱,都希望凭着二十块钱的功德,买彩票能带来好运,中个五百万大奖,以小博大。那现在用须弥山那么多的七宝去布施,在现在和将来世,所得的福报简直不可说。所以如果你想改变命运,就要照佛所说的去做,去努力布施。布施的方式也很多,不仅仅是布施钱财这一种。对于缺乏关爱的人,我们可以布施温暖;对于病人,我们可以布施医药;对于人心的冷漠,我们可以布施微笑;对于无助的老人,我们可以布施体力劳动。这些有形有相的布施,将来就是改变我们命运的正因。但是这些只是世间福报,最多享天福,福报享受完了,一样会下来受苦。因为如果不明心地,在相上打转,所做一切就都是轮回的因果。
这段经文的关键词还是“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前面已经讲过受是指心理不怀疑,不抵触,能够接受如来的法,领受于心。持就是有了力量了,能转外在的境界,而不被外境所转。假如被别人劈头盖脸的骂上几句,就受不了了,这个不能说是受持,仅仅是口头功夫。真受持,必然要有身心气质的转化,受持完了,还得要读诵。读诵经典也很重要,在寺院里的早晚课,都是要读诵佛经。读诵时候,心要集中注意力,也无需去思考经文意理,只管照直读下去即可。这样反复的熏陶,就把经文的种子,无一遗漏的全部收入到我们的第八识这个种子仓库里了,这就是受持读诵的道理。能够做到受持读诵了,自己就有了一定的本领。好比有个人学会了游泳,在别人沉溺的时候,可以挺身而出救起沉溺的人了。为人解说,就是自己有了力量,升起了一种责任感,主动的荷担如来家业。
把《金刚经》的义理讲给他人听,解除他人的烦恼,为佛法的弘扬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大乘菩萨的发心,是法布施。法布施所得功德和财布施所得的功德相比较,二者天壤之别。因为你布施再多也只是人天福报而已,不能了生死。而“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受持读诵为人讲解《金刚经》乃至四句偈能令我们成佛,有相布施怎能和成佛比呢?所以如来说:“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西游记》中有个故事,如来和孙悟空打赌,赌孙悟空飞不出如来的手掌心。孙悟空想,这个如来好呆啊,俺老孙一个筋斗云都是十万八千里,如来的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又怎能飞不出去呢?自以为这个赌局肯定赢啊!所以他果断答应可以赌。他连着飞了几个筋斗云,看到有五根肉红柱子,以为到了尽头了,撒泼尿留个记号,并且在柱子上题词:“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又飞了几个筋斗云回到原处,结果发现,那几个字其实写在如来的手指上,猴尿的味道还在呢。
孙悟空输给了如来佛祖,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孙悟空的一个筋斗云是十万八千里,虽然很远了,但也是有量的。如来是证到了诸法实相,法身无量无边,遍及一切处,一个手掌就蕴含了法界的全体。有量和无量相比较,自然孙悟空赢不了如来了。
这个故事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开悟自性的清净福德,比任何的生灭的、执着的、有相的布施功德都大,什么都比不过。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金刚经》的重点讲来讲去,就是破除众生对一切相的执着。此品标题名化无所化,佛虽然每天在讲经说法,把自己的实证境界告诉大家,度化了无量的众生,但是在佛的心中,度化了无量众生的概念一丝一毫都没有。由于我们平时往往习惯用自己的境界去衡量别人,所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多误会。尤其是以我们的凡夫心来测圣人智,更是下位不知上位的事。揣测半天,最终都落入到自己的境界里。佛唯恐大家以自己的知见来看佛,认为佛还有能度化众生的念头,因此在这一品里,佛即对须菩提说:“你认为怎么样呢?你千万不要认为如来还有度化众生的念头在啊!”
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众生的定义在前面我们学习过了,众缘和合所生名为众生。众生分为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是缘起则聚,缘尽则散,了无实性。站在真心本体上看世间的一切,正如《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于佛都是依本体而显现之幻相,众生不明白此理,每天向外驰求,于幻相之上认假做真,埋没了自己的真性。每天烧香跪拜来求佛度化,只在表象上打转转,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是佛。而佛呢,能了知一切法如幻,众生同一体性,与佛无异。如果说佛度众生是对的,那众生度佛也没有错。甚至于说地上的石头也在讲经说法,度化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也对。一切相当体即空,哪里有个固定不变的法啊!说众生也只是个假名而已,四大本空,五蕴无我,哪有众生呢?在佛的境界里,已经完全消融了能度和所度的对立。假如说佛还有认为自己度化了很多众生的念头,哪怕一点点的念头,也就成了凡夫,落在了人我众生寿者四相里了,所以佛说“实无众生如来度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有人误解佛法,以为修行达到无我了,就不能自称“我”了,说个“我”字即是执着,这样的人实在是不了解佛法。佛在各个经典里称自己为“我”,到处可见,但如来口中的“我”,是妙用的我,指的是本性,也就是去掉了执相恶习的小我,而达到的无我,真我的境界。真我是离于任何名相的,但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还不得不权巧方便安立个我的假名。而凡夫以为的“我”,是认为真的有一个“我”,也就是把这个四大五蕴之身当成实有。既然有个我在,那就有我所有的一切,因此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一个不少。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在上一句,佛提到了“凡夫之人以为有我”。但是佛又担心大家把凡夫看成定相,把自己定位为凡夫,让自己卡死在凡夫的观念里走不出来。于是佛强调说:所谓凡夫,如来说他根本就没有这个凡夫之相,不信你去找找,哪里有个什么凡夫啊,凡夫也只是安立一个假名而已,是个方便说,和佛这个假名也没什么不同。只是由于我们暂时迷失了自己的真心,才沉沦于生死苦海。一旦醒悟过来,当下一念清净,凡夫就是佛!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此品标题名法身非相分。佛有法报化三身,只有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是一切万物之本体。开悟见性就是指见到了无形无相的法身。
《金刚经》是禅宗的印心经典。有的人觉得《金刚经》里,佛反反复复的用相似的问题来问须菩提,佛这是干什么啊?看不懂就一头雾水,甚至认为这个鸠摩罗什翻译的有问题,逻辑不通,文句也不优美,看着颠三倒四的。有这种想法其实是没有明白佛的本怀,佛带领那么多的弟子,常随众就一千二百五十人。本身就是个大教育家,他教育大众的方法,就是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就像是以前的铁匠,打造一个器物,转过来转过去的捶打,捶打几下看哪里不成形,就再捶打几下。佛在《金刚经》里就是在反复的敲打掉须菩提还不透彻的地方,彻底破除他的执着,让他完全不住任何的相状。
在这品经文里,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吗?” 这句话用了观字,和以前讲的见如来有所不同,见如来是如来现身而见。观如来是修观想,观想如来的应化身。无论是见如来身相,还是观如来三十二相好,所见所观都是有形象的。但是作为一个方便法门,观想如来,这没有什么错。《观无量寿经里》就讲了十六种观想,所以,须菩提老实回答佛的提问:“如是如是,当然可以观想如来的三十二相了。”大家注意,现在须菩提虽然回答的很老实,但是佛并没有认可。佛对须菩提说:“如果把三十二相当成如来来观的话,那转轮王也是如来了,因为转轮王也是具有三十二相的啊。” 按照常理来说,须菩提回答佛的问题没有错,你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么讲的观想法,我也是按照你讲的来回答。禅宗的教学方法就是这样,当你认为很对很正确的时候,就落入到一个自以为正确的观念里,这个观念就是法执,执着在正确里也是不能见性啊。有经验的禅师就会用棒喝啊,或者说些完全相反的观点来破除你,比如说有人问六祖:佛性是常吗?六祖则回答:佛性是无常。什么原因呢?就是为了打破人惯常的思维,让修行人不被所谓正确的观念束缚住而形成思维定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有能观之相,必然有所观之人,能所对立,就失去了《金刚经》不住相的宗旨。须菩提闻佛所言,马上明白自己错在何处。对佛说:“我现在明白了,不应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的。”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尔时就是须菩提话音刚落的时候。在这个时刻世尊总结性的说了个偈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言一出,相信须菩提就大彻大悟了,佛说这句偈颂也是给须菩提再添加一把柴火,可谓时机掐的很准确。若以色见我就是说以色相见佛。我们一般人学佛,都是以“色”来见如来,把泥塑木雕的佛像当成真佛,执着在相上,不晓得拜佛拜的是自性佛。这样的人心向外求,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佛,甚至如果在梦中能见佛,或者打坐时候见到佛来,就欢喜的不得了,认妄为真。“以音声求我”,这个我们也经常会见到,各大寺院很多善男信女,跪在佛前,烧上一柱香,跪在那里念念有词,无非是求佛保佑,升官发财,一家平安,早生贵子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佛毫不客气的指出:如果不知道即心即佛,心向外驰求,执着形色外表声音等,以色相声相上见佛,就着了相了。那这个人就是行邪道,决不能见到如来的真正面目。简单说这个偈颂就是佛再次告诉我们要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即名诸佛。离一切相才能见到我们的自性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此品标题名为无断无灭分, 在佛法里断和常是对立存在。断灭是错误知见,认为万法皆空,什么都没有,因此否定因果的存在,常是讲有。佛法讲一切现象都是缘起性空,不能恒常不变。佛法讲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而是超越了空有的对立,达到无实无虚的境界。
上一品法身非相分,佛破除了须菩提认为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并告诉须菩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样就把须菩提潜在的执着扫荡一空。但又唯恐须菩提落入到顽空里,认为无佛无众生,什么也没有,福报也不用修了,那可惨了。落空了就会以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可以做,否定因果的存在。所以佛教有句话说:“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入芥子许。”在《大般涅槃经》里就讲了个善星比丘,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宣说“无佛,无涅槃,无因果,妄说一切皆空。结果堕阿鼻地狱。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段经文里,“具足相故”有两种意义,一是指的如来报身之三十二相。另外就是指修福慧,佛的三十二相好,也是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点点滴滴的修行所得。佛告诉须菩提:不要以为离于佛的三十二相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说,你千万别以为我刚才说了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你就以为一切皆空,福报功德也不要修了,只要能做到离相就可以成佛。有这个观念在又错了,要想成佛呢,必须要有圆满的功德,这个功德,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就的,需要在因地的时候,点点滴滴的积累。不能说既然无相,不生不灭,那我什么也不做了,是不对的。因为有因果,所以行善,弘法,利生等事我们都要做。佛也是因为修无量的善才那么相好庄严,我们不能否定因果。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断灭就是空,指的什么都没有。这几句经文讲的就是佛继续对须菩提说,如果你认为证悟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就会说一切法断灭。你不要有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呢?如果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若要开悟自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于法不说断灭相,他根本就不会说一切皆空是什么都没有。
记得多年前,我曾在一个道场闭关修行。出关的时候,见到那里的护关法师,手里拿着苍蝇拍,到处追打苍蝇,手起拍落,手法不错,达到了稳准狠的地步。我于是问:“打苍蝇不是杀生吗?”法师说:“我这一拍下去,就把它超度了。”我追问:“你为什么不一拍下去把自己超度了呢?”法师短暂无语,然后说:“哪里有因果啊。”这个法师就是掉落到一切空无的境界里,着了断灭相,认为一切皆空,便否定了因果。如果按这个逻辑那杀人放火也没有关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断灭论,也类似现在的无神论,无神论的人很多,不相信有来世,认为人只有这一生,所以尽情的享受生活,我行我素,甚至为了捞取更大利益做事不择手段,不敬天地,不信鬼神,有时候做点善事,也是为了达到更大的个人目的,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怜。
上一品佛告诉须菩提,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是让他不要着相。在这一品里佛怕须菩提落到顽空里又告诉须菩提,不要以为发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之人,就是空的什么都没有了。一按一提,这就是佛的教导方法。让须菩提知空而不住空,知有而不住有,两边都不着。就是真空的显现。佛法讲的空是真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才叫做空,而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落于空有二边,而又不离于空有。空有二字包含了十法界的一切万法。一切万法都是在真心本体上随缘幻现。说《金刚经》讲空没错,但是这个空,只是借了空字用用。真正的空,就是佛讲的中道了义之理。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此品经文佛依旧运用对比法来说明无住相布施功德大于住相布施的有漏福德。提到了两种菩萨,一个是浅位菩萨,一个是深位菩萨。浅位菩萨还有微细的妄念存在,没有证的无生法忍的境界,而深位菩萨就如本品经文里所言“若复有人得成于忍”,就是证得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是圆教初住菩萨的阶位,忍是安忍,持心不动的意思。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
如果有菩萨用满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菩萨就是指的因地菩萨。我们凡夫众生,有时候也会称呼别人,老菩萨或者小菩萨,这样称呼,是一种尊称,并不代表就是证到了菩萨的果位。既然是凡夫就难免做事拖泥带水,用有求有得心来布施,即便是用满恒河沙世界的七宝来做布施,也不能和真心本性相契合,因为是有限量的。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一切法无我”,这就是《金刚经》所讲的破除了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不仅仅明白了这个四大五蕴幻身非是真我,而且能观察到自身以外的一切万有,都是因缘和合的,虚幻不真,了无实性,不沾染任何的尘相。知一切法无我的菩萨已经是登地的菩萨,经文里称之为:“得成与忍”,他们已经证得了无生法忍,也就是证得了空性,一切法不受。这样的菩萨比前面所讲的布施七宝的菩萨所得功德更多。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修行大乘的菩萨们,已经是明心见性了。真心本性不受一法,亦不离一法,不执着我相,也不执着法相。比如在做一切善事的时候,不会想我出了多少钱,要换回多少的功德。一切的善行都是由清净自心流出,无滞无碍,理所当然就应该这么做,是分内之事。救度别人即是救度自己,完全消融了自他的隔阂。
须菩提听到这里,似乎没有完全明白,问佛:“世尊,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呢?”在前面我们讲了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都是要“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不修得福慧圆满,哪里能成就究竟圆满佛呢?须菩提在此一问,并不是代表须菩提不明白无住相布施的道理,他的真实意思是说,身为菩萨,敢于担当一切,能够荷担如来的家业,莫非连这点福德都承担不起来吗?如果说菩萨不受福德,也等于落到断灭空里去了,或者还是在有所受和有所不受的凡夫境界里。不受就是指的真心纤尘不染,没有什么受和不受,这些都是由着相生心而安立的假名。真正的做到了无住相,在红尘中度化众生,又何妨领受一切的境界呢,受而不受,是名正受。所以佛回答须菩提说:“菩萨所做福德,不应该用贪求之心,不执着,不住相,这样才称之为不受福德”。菩萨在因地中修行,已经了然明白一切法毕竟空,无所得,贪执之念完全消除了。心量广如虚空,所做一切善事,不为自己,念念都是为了利益他人,丝毫不想自己的利害得失,这是真菩萨,真行善,真积德,所以说不受福德。
有一个农夫妻子去世了,请无相禅师超度亡灵。农夫问禅师她的妻子能从这个超度里得到多少的利益。禅师说:“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便照。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农夫不满意,说:“我的妻子是非常软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的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您只单单为她诵经吧。”禅师感慨农夫的自私,但是仍慈悲开导:“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土里一粒种子,终生果实万千。一根蜡烛引燃千万蜡烛,光亮增加了千万倍,而最初亮的蜡烛,并不因此而减少光亮,何乐而不为呢?”农夫仍旧顽固的说道:“你说的是很好,但是我的一位邻居老是欺负我,能把她排除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就好了。”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既然说一切,哪里有例外呢?”农夫茫然,若有所失,若有所得。
这就是众生的自私心,障碍了太阳的普照,太阳是无私的,怎么会只照某个人,而舍弃另外一些人。
此品为不受不贪分,实际上也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修行人“贪”,就坏了。你要圆成佛道,就不能贪着世间的福德果报,你不贪就是不受。不受福德就是连我在利益众生的念头都不可以有,这是无所住心。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世间人执着在所见之相上,见到如来的应化身,也和大家一样,有行住坐卧等变化之相,就把来去坐卧之相定为如来。对持这样观点的人,佛说“是不解如来真实义”。因为他只看到了佛的外表,而不知道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才是真面目。佛虽然外相有时来,有时去,有时坐,有时卧,但他的心已经不住一切法相。
什么是如来真实义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指的是消融了来去对立之相的法身。法身无形无相,遍及虚空法界,寂然不动,哪里有来去之相呢?来去是世间人对境生起的分别心。凡是有形象的,一定是生灭变化的,虽然变化有快有慢,不管是快如闪电,还是慢如金刚,最终皆避免不了成住坏空的来去之相。所有的现象,都是依体而显,如天上之云,一会似龙,一会变成猫狗,一会变成人,千变万化都没有离开虚空这个大背景。无论色相如何变化,虚空本身是如如不动。修行开悟见性,就是要透过变化之相而直达无来去的本体。从本体上看一切来去,都是如幻如化,无一法可取,也无一法可舍。
佛陀就要涅槃了。听说这个消息的人天大众都来了,他们一匝一匝的环绕在佛陀的四周,瞻仰着佛陀的紫金色身,纷纷悲泣不止,就好像天塌地陷了一样,难过的几乎要绝望了。人们只是看到佛肉身的离去,却没有看到法身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
佛陀慈悲的注视着每一个众生,很奇怪的,大众的心绪居然平稳了很多,只听到佛陀的声音飘荡在法会现场。“你们好好的看着我这个纯净无染的紫金色身,不要心生疑悔,如果说我灭度了,不是我的弟子。如果说我没有灭度也不是我的弟子。现场的大众听了佛语,悉皆默契。”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在这品经文里,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认为这样的微尘多不多呢?” 三千大千世界是物质的,凡是物质就有成住坏空,不能长久,微尘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所以也可以说世界是微尘所构成的。佛在此一问,也是看须菩提能否从物质现象而达实相之本体。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了。”为什么说甚多呢?因为如果把微尘继续往下分析,到最后也是空的,所以佛说的微尘众是指的微尘缘起性空,生灭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体性。微尘不是实有的东西,所以才会说微尘多。但是有个多,就会有比较,会有更多或少,这些都是有限量的,有限量就不究竟。佛在《楞严经》里讲到了析法真空,从粗的大地相,分析为细的微尘相,然后极其微细的邻虚尘……然而能够继续往下分析,微尘就不叫微尘了,还有比它更小的,一直到不能再分析,不能分析就成虚空没有了。那你说微尘有还是没有?如果说有,是不是讲不通?所以说微尘有不对。如果说微尘没有对吗?微尘,就如同科学目前所发现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光子、介子、超子等等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极小单位。所有粗大的物质,都是由细小的微尘所组成的。假如说它没有,是空的,那需要多少空才能组成尘相?就算你集所有的空,也不会出现尘相也就是物质现象对不对?所以说微尘是空的,是没有的,这种说法也不对。讲空讲有都不对,因此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也就是说只是安立了一个假名叫微尘众而已,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所以《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一切色相都是我们心的变现。山河大地等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是众多极微尘的累积使人产生的错觉,然而这些错觉中的物质相都是虚幻不真的,没有一个实体。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这样啊。大千世界也是由无数微尘的组合而成。微尘是缘起性空,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虚幻不真的。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仅仅是给它起个名字叫世界,是一个方便说,并非实有。因为世界也是个妄相,妄相当下即空,那里有一个真的世界呢?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说三千大千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一合相,一合相是众缘和合而有。比如说地水火风这些基本元素组成了世界,但是这个一合相并非是实有,而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缘起则聚,缘散则灭,了无实性,只是安立了一个假名。佛说的一合相,其实讲的是真空妙有之理,此之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看不到一合相是暂时的幻有,执着在一合相表面的相状之上,迷失了自己心性,找不到回家的路,不断地在苦海中沉沦。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品标题名为知见不生分。知见就是我们对世间万象的看法,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就会对这个人生出高低美丑,富贵贫贱等看法。其实这个人是什么呢?细细的去分析,四大组合,血肉筋骨,众缘和合而有,不和合则灭,不会永恒的存在。真正永恒的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本体本来就明,由此真明之体上,妄立知见。如《楞严经》言:“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修行回家,就是破除我们的妄知妄见,回到知见不生的清净涅槃。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佛在这里问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认为这个就是佛对这四相的观点,你认为这个人真正的了解我所说这四相的真实义理了吗?”
前几品提到这四相的时候,用的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此品经文则是用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个见不是看见的见,说的是见解,观点的意思。但凡有个观点就有了一个落脚点,认为这个事情一定是这个样子的,或者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说把佛定位为三十二相好,换个样子就不认识了。不知法无定法,一切语言文字都是解脱众生的方便说。执着在语言文字上,就落到了个人的知见上,这是凡夫有分别心的知见,而非佛的知见。什么才是佛的知见呢?佛的知见是清净的,是没有分别执着的知见。《楞严经》讲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真心本体本来就知,本来就见,本来就明。只是凡夫俗子对境生心,真如不守自性,一念无明,便转真知真觉为妄知妄觉,知见一立就是无明的根本,如果不在真知真见之上妄立知见,当下就是如如佛。
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生活在自己的知见里,自以为是,头上安头,去执着,去分别,结果被这些知见牢牢的锁住,认为佛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一定是佛就是这样认为的。执着在佛讲法的语言文字表相上。不明白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方便说,所以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世尊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非是真的有个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真心本体上哪里有这么多个见解啊。凡是语言文字,都不是真心本体,都是佛的方便说,为了引导众生的方便。安立了种种的假名。众生不明白此道理,执着假名为真实有,如果能一念悟得诸法实相,则当体即空,一切的知见烟消云散。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佛对须菩提说:“一个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的修行人,对于一切法,就是所有的世间法以及出世间法,应该如是知,如是见。”知什么呢?就是《金刚经》在前面三十品所讲的道理。知不住相之理,不住任何的色声香味触法,知道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皆是方便说,知万法皆空,不可去贪着。见什么呢?见到清净自性,发心救度一切众生而不见有一众生可度。修行就要树立正确的知见,有了正确的知见才不会走错路。但真正的过河上了岸,再背着船也是不对,所以如是信解,就是能完全的相信并且理解了佛所讲的道理,绝不可以在万法上再生个万法之相。换句话说就是不要产生法相,法执。修行才会如理如法,而不陷入到盲修瞎练之中。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所谓法相,其实就是我们面对一切缘起而产生的分别心,不是法本身样子了。就好比一杯清澈的白水里面添加了咖啡,味道颜色全变了。比如说到冬天,我们的脑海里马上就会出现寒冷的北风,漫天飘飞的大雪,甚至于身体也感受到丝丝的寒意……这些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赋予了冬天这些概念,这些都是法相,而春天的法相则是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同样一说到佛,脑海中马上就会出现浑身放光,脚踏莲花,慈悲清净,不停救度着迷途众生的形象。我们凡夫就是把世间所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凭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给做了定位,认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换个样子就不对了,或者不认识了,而佛告诉我们,要不生法相。不生法相即可直达一切事物之本体,才能生起广大平等心来善待每一位众生,而不起高低贵贱之分别。种种的相都是虚妄相,所说的法相,也是当体即空所以即非法相,只是为了暂时的方便,给它起个名字叫法相。
佛在讲《金刚经》的时候,于会大众也会产生种种的法相,个人根基不同,同样的听法,但所产生的法相不会相同。佛唯恐大家落在佛所讲法的法相之上。告诉大家不要住在任何的法相之上。有个法相就为法所束缚,真的修行,不能有法执,不能住任何的法相。有个法相,就是有所得,不能究竟。佛说的法相是度人的方便,安立的假名,真的明心见性了,这些假名也就没有用了。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此品标题名为应化非真分。佛在两千多年前来到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成佛,当时的普通人也可以看到感受到佛的真实存在。佛所示现的这个肉身就是佛的应化身,这个肉身也是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会有成住坏空生老病死的过程,不能永久的存在。应化身来世间干什么呢?就是应世间之机缘,来度化根基成熟的众生。说来说去,这些也都是我们凡夫的知见,认为佛来世间度化众生。但对于佛本身来说,早就没有了度化众生之念,度一切众生而无所度。佛来到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但凡是落在语言文字上的,都不能长久。真正的佛法是离于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的,真心无法用世间任何语言来正确的描绘出来。比如有人说说苹果是甜的,可这个甜究竟是个什么味道呢?究竟怎么甜,甜到什么程度等等,就得自己亲口尝一尝才真正知道。佛法的实证也是如此,别人讲的总是别人的证得,如果不能亲自实证,那文字就是文字,你还是你,别人证得的东西永远变不成你的。对于佛法如果不亲自去践行,不按佛讲的去做,不亲自去体悟,即便每天读经,也仅仅是口头禅,依旧被文字所转,和义理做仇家。所以说真正的佛和佛所讲的法,不是我们眼睛所见,心里所想象的那样,想象出来的都是落在法相上了,真相反而被法相所遮蔽。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这句经文再次用有相和无相作比较,强调无相布施的功德。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了无量世界七宝来用做布施。同时呢,也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发菩提心,受持《金刚经》或者仅仅是四句偈颂。能够受持读诵,并且为他人宣讲金刚经的义理。那这个人所得到的福德自然要比用充满无量世界七宝布施的人大的多。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在前面也已经讲了很多,七宝是有限量的,属于生灭法,而真心本性通达十方,没有限量。这里的关键词是“发菩提心”和“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菩提心就是求取正觉成佛的心,菩提就是觉悟,一个人真正的发出了菩提心,那就是大彻大悟了。对于金刚经的义理不仅完全通达,并且能够实践到生活中,面对一切的境界毫无障碍。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不管是自己读经,还是为他人宣讲,所得到福德自然要比用七宝布施所得的要多的多。因为七宝布施,数量再多也是有量的,总会有用完的时候,而发了菩提心并且能够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人演说之人,完全消融了世间的对立,已经大彻大悟,在讲法的时候,不取任何的法相,没有我这个能讲法之人,也没有听我讲法之人,更没有所讲之法,完全达到三轮体空。心量广大无边,于本体之上起无边妙用,福德当然亦广大无有限量。自然后者会胜过七宝布施所得到的有限量的福德。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这句经文意思就是说:为什么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讲的就是真如佛性,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不取于相”就是没有了任何的我执和法执,有丝毫的住着都会有生灭,都是有为法。“如如不动”指的我们的真心本体没有被妄心所遮蔽的状态。如果一切法无我,那一切法对我也没有任何作用,不动就会内外皆知,处处通达,所以一个真正明心见性之人,无心无相,人法俱空。哪里还有取啊!正像六祖大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究竟什么原因,佛用了四句偈回答: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里佛明确告诉我们,一切有为的生灭法就如同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在梦里什么都有,梦中遇到老虎坏人也会害怕逃跑,遇到开心的事情也会大笑,和现实没什么区别。可是醒来之后,梦中的人和事,似有若无,烟消云散。即便是我们醒着,如果不能了悟实相,又何尝不是在梦中呢?泡影分开来说,泡就是大海上的浮沤,刚刚起来马上就灭掉了,生灭不停。影就好比水中的月影,猴子见了,以为是月,捞来捞去一场空。早晨植物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虽然有但是很短暂。电就是闪电,它划过天空时候非常的壮美,也仅仅不到一秒钟的存在,天空又归于寂静。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呢?短暂而且无常,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不实在,就像露电一样刹那消失。我们面对世间的万象,如果不会观照,就会感觉这个世间好真实,在迷惑颠倒中随波逐流,旋出旋入,不得越出苦海。真正醒来的人,只有佛。佛来世间就是唤醒我们这些梦中之人,赶紧从梦中醒来。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幻而不真,佛来世间也是做梦中佛事,水月道场。我们常说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佛在这里把我们整个的人生用十个字来概括。“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脆弱,如此无常……人身难得今已得,所以我们要珍惜难得人身赶快修行,应作如是观。
虽然佛做了种种的譬喻,但不能把佛的譬喻简单的理解为什么都没有,而掉落到断灭空里。闪电划过天空,虽然短暂,但是毕竟存在过。闪电过后,就会是大雨倾盆。雨水会润泽万物。一切万物,千差万别,却各有各用。一切的相,都是源于我们的心,有种种心就有种种相,面对一切的相只是知而不随,不被境转,换成《金刚经》中说的就是不住相。每一个修行人都要做如此的观照。
佛用了四句偈颂告诉我们面对世间的万事万相我们要如何用心来观照。一切有为法是相对于无为法来说的,无为法就是不住相的状态,有为法则是有所造作,有个意图。由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六尘,根尘相接就会产生种种的分别。意识心一分别,就有了种种的差别相,在这些差别相里妄自取舍,认假为真,迷惑颠倒,这就是有为法。不过有为无为皆由自己,歇即菩提,清净心自现。虽然身在尘世打滚,但心丝毫不执着,不住相,便能转识成智,凡夫变圣者。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讲到这里佛所说的《金刚经》就圆满了。参加法会的长老须菩提,以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一切世界的天人阿修罗。听闻了佛说的如此妙法,豁然开朗,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后记:《金刚经》是明心见性的宝典,它的旨趣就是旋立旋破。所讲的道理都是在破除我们执着的东西,破所有的相。所有的言说都是虚妄,言一物即不中。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我们修行要在心地上下功夫,切忌不可在相上起执着,但是又不可执理而废事,理事要圆融,才不会落于一边。《金刚经》总共三十二品,其中心思想,金刚赞说的很清楚。“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世间之人,就是疑心大,障碍多,才不能全身心的信受这部经。所以就难以体会到绝相超宗,顿忘人法的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建立在我们思维意识上的法相,而是实实在在的品尝到了苹果的味道。真正的佛法甘露,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能清晰的表达。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金刚经讲义》也仅仅是想抛砖引玉,启发学人内在的觉性。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六祖慧能大师曾告诉我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作为真修行人应该谨记这四句偈,佛法本在我们自性中,向内求才是正道。生活中处处有佛法,修行没有固定的形式,要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去体悟亲证。
感恩诸佛菩萨加持!感恩大家的支持厚爱!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愿大家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究竟解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上一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实相妙理》 下一篇:中佛协副会长学诚大和尚:认识无我放下执着
最新评